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àng

【源】 ①以水名为氏(60,62)。当指出湖北荆山东、而后西流之沦浪之水,见《水经注》(80)。②或系浪我氏、庄浪氏所改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)。③女真人姓(213)。【望】 营邱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北京、湖北武汉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浪逢,晋永嘉年间张平保青州,为其部下浪逢所杀(7,12,15,17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大同、临汾、忻州,湖北之武汉,江西之余干、吉安等地有此姓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 “以水为氏”。浪,或云即指 “沦浪”,水名,即汉水。(见 《姓氏词典》) ② “或浪我氏、庄浪氏所改。” 浪我,古羌族姓。

晋代有浪逢; 宋代有浪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納囊

    读音:Nà’náng历史上藏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或以(氏)族为姓。时有赞普之妃,在其名字之前,“习惯加上姓氏,如纳康妃喜登”,喜登为名,“纳康”为氏族名,亦即姓氏,一作“纳南”。见《中国人的

  • 採丹曲真

    读音:Cǎidānqūzhē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4,68,261)。

  • 曷薩

    读音:Hésà【源】 曷萨,隋、唐时突厥部落名,以部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曷萨那〕,见《隋书》(76,91)。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 《唐书》 云: “突厥有曷萨

  • 读音:Jiāo【源】①古有胶侯国,在沛之公丘(故城在今山东滕县西南14里),其后以国为氏,见《郡国志》(17,62)。②商末贤人胶鬲之后(9,11,12,15,17)。 【望】朝歌(17,60,418

  • 读音:Tóng【源】 垌冢,地名,在今湖北省,以地为氏(91)。【变】 一作〔坰〕(24,62)。【人】 垌夫,宋时汉川人,嘉定进士(15,21,80)。然据张澍考证,垌夫为名,姓王(26)。罕见姓氏

  • 耀

    读音:Yà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屏东(68,261)、辽宁灯塔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广西之武宣,山西之大同、朔州、忻州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壮族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

  • 瑚爾哈蘇

    读音:Húěrhǎsū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吉林乌拉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清驻防杭州满洲镶红旗中有胡尔哈苏氏(256),镶黄旗满洲马甲朱马喇之妻为扈尔哈苏氏(260),〔胡尔哈苏〕

  • 读音:Kē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北京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 “极罕见姓,现代北方有 (此姓)。”

  • 读音:jìn【源】 缙云氏之后(8,9,15,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搢〕(91)。出古帝魁缙云氏之后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  • 读音:Jià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湖南攸县有此姓(28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平度、云南之景谷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由平度等地公安局提供。另: 《中国姓氏辞典》亦收,其注称: “今湖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