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Qīn
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1,12,17)。乌桓有钦姓(60,62)。乌桓为汉时东胡一部,变名乌丸,散居今河北、山西二省边外,汉末为曹操所破,逐散于嫩江之北(62)。【望】 河间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钦志贲,三国时魏渔阳乌丸大人(60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清原,山东之平度、沾化,山西之太原、运城,陕西之韩城,湖北之武昌,贵州之从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其源:①其引《姓谱》云:“今吴兴、新安、缙云均有此姓。”唯不得其详。②又据《魏书》注云:“乌桓有钦姓。渔阳乌丸大人钦志贲。”

宋代有钦德载,不降元,隐碧岩山中;明代有钦拱极,嘉靖进士;清代有钦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林閭

    读音:Línlǘ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春秋时莒子之后,见《路史》(6,12,17,60)。【人】林闾翁儒,汉时蜀人,博学能文(6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赢姓。汉蜀

  • 读音:Dài戴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谥号为姓氏,源于子姓。春秋宋国国君戴公的后人,戴公为死后谥号,其子孙遂以谥号为姓氏。二是殷氏改戴姓而来。周武王灭商,有不少殷遗族以国为姓氏,称殷氏,其后

  • 圖土特

    读音:Tútǔtè【综】 清蒙古镶黄旗中有图土特氏(259,260)。

  • 也羅

    读音:Yěluó【综】 明时女真人姓。原系辽、金、元时移喇氏或伊喇氏,至清时为满洲八旗姓伊喇氏(100,180)。明代女真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满族》 收载,未道其详。

  • 读音:Jùn【音】 又音俊(Jùn)(73)。【源】 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浚,春秋时卫邑,故城在今河南濮阳南,或以邑为氏(91)。【布】 北京、上海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

  • 兀魯歹

    读音:Wùlǔ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兀鲁歹氏(13)。【变】 ①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乌噜克岱〕(24)。②《元史·列传》中有呼图克,乌噜克氏(24),〔乌噜克〕似即兀鲁歹之异译。元代蒙

  • 读音:Zú【源】见《广韵》(62,80)、《姓解》(7,9,12,21)。【变】亦作鉐(7,11)。【望】彭城(11,12,15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归“入声”部。其注云:

  • 盂

    读音:Yúyǎ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春秋时卫有盂黡。《左传·文公十年》有载,其后或以名氏为氏?姑收录以备考。)

  • 读音:Kù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有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明史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明代有困即来。

  • 没藏

    读音:Mòzàng【综】 西夏人姓(7,31,54,95)。以部为姓,党项族(436)。夏主元昊之妻宣穆惠文皇后为没藏氏(57)。《长编》和清《续通志》作〔默藏〕(24,31,101)。亦作密藏(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