援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),《广韵》(11),一说,爰氏之后(17)。【望】 陈留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市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亦收。初见於《姓苑》; 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 《袁枢年谱》云: “袁通爰、辕、榬、溒、援,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。”乃爰氏之分族,系出妫姓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),《广韵》(11),一说,爰氏之后(17)。【望】 陈留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市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亦收。初见於《姓苑》; 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 《袁枢年谱》云: “袁通爰、辕、榬、溒、援,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。”乃爰氏之分族,系出妫姓。
读音:Jià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驾,春秋时楚附庸国,以国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 【布】辽宁沈阳、四川成都(91)、江苏高淳(305)、台湾高雄(64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
读音:Cá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北京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注云: “罕见姓,现代北方仍有。” 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ǐ wěi传说上古帝王名,在三皇之前。以狶韦之流,观令之世。(见《庄子·外物》)
读音:yǒu réng【源】 夏少康母之姓,见《姓考》(17)。有仍氏生女曰缗,夏帝后相(少康之父)立为后,见《左传》(15,60)。有仍,古国名,故城在今山东济宁,夏少康生于有仍(87)。一说,缗,
读音:Xié'nā【源】 以地为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9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“以地为氏。”未道其详。
读音:Chénxià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ī zhú【源】 匈奴姓。西汉时南匈奴尸逐鞮(一作鞬、键)单于裔孙降汉,因氏(6,12,84,242)。【变】 《元和姓纂》作〔尸遂〕(6),误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
读音:A-hēi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jiě【音】 亦音解(Jiě)(91)。【源】 汉时西羌有姐姓,当系彡姐氏之后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姊(91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台湾高雄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
读音:Hélǔ【源】 金时人姓(60,62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金代女真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