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富察

富察

读音:Fùchá

【源】 ①清时满洲八旗姓。凡六十三派,出沙济、叶赫、额宜湖、扎库塔、蜚悠城、讷殷、额赫库伦、讷殷江、吉林乌拉、长白山、赛音纳殷、辉发、席百、卦尔察、岳克通鄂城、马察、绥分、嘉木湖、沙晋和罗、苏完、打牲乌喇、黑龙江、界凡、伊兰费尔塔哈、虎尔哈、哈达、噶哈里和罗舍林村、那丹雅哈、登伊尔哈、尼雅木山、多浑、雅哈、冲鄂济巴布、多尔吉、乌喇、阿库里、富察、抚顺、塔山堡、瓦尔喀、辽河、那木冈、塔达、沈阳、英额、伊拉里、黑山、哈思湖、松花江、凤凰城、巴济、扎克丹、舍里、哈什马和罗、囊武、吉阳、德里倭赫、完颜、齐宾哈达、白都讷、费达、木公村、塔克什城等地(23,63,180,260)。富察为部名,以部为氏(23)。②乌苏氏改姓富察(23)。③清驻防新疆伊犁锡伯部有富察氏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富、傅、李、惠等氏(89,180)。②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傅查氏、傅察氏、敷察氏(256)、镶红旗满洲闲散龙保之妻为傅扎氏,(260),〔傅查〕、〔傅察〕、〔敷察〕、〔傅扎〕等似均为富察之异译。【布】 北京、新疆察布查尔、巩留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富察文绶,清满洲镶白旗人,雍正中授中书,乾隆中累擢陕甘总督(61)。


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《氏族略》俱收载。其初,乃部落名,后以部为氏。金代为女真族姓氏,属女真黑姓,多为后族——金肃宗靖宣皇后、睿宗钦慈皇后、章宗钦怀皇后,皆富察氏。此为清人译名。金、元时或作 “蒲察”; 明人则译作“富车”。其后或另为李氏。至清,融为满族,散处沙济、叶赫、额宜湖、扎库塔、赛音、讷殷、额赫、库擒、讷殷江、辉发、吉林、乌拉、长白山等地方; 又,或为乌苏氏所改。“乌鲁理,本姓乌苏氏,(清)世宗宪皇帝命继其舅武英殿大学士一等公富宁安为嗣,因改姓富察氏。” (见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) 后或改为单字姓富、付、李。又为锡伯族姓。本为部名,或以部为姓,后改单姓 “”,盖取富察氏首音谐 “” 而得。

清乾隆时广西巡抚讬庸,姓此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那莫

    读音:Nāmò【综】 代北人姓。后改为莫氏(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改为“莫”。《姓氏考略》引作“邢莫”。(按:查今中华书局标点本《魏书·官氏志》既无“那莫”,

  • 弗遍利

    读音:Fúbiànlì【综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)。亦作〔弗遮利〕(431)。

  • 諾爾果諾特

    读音:Nuòěrguǒnuòtè【综】清蒙古人姓。诺尔果诺特阿岱,清蒙古正黄旗人,天聪间授参领,累迁至右翼蒙古都统(61)。又,清镶红旗蒙古笔帖式佛保之妻为努燕博罗特氏(260),〔努燕博罗特〕似即诺

  • 踏实力

    读音:tà shí lì葛逻禄三族,三曰踏实力。(见《唐书》)

  • 读音:Kūn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苑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(按:琨,美玉,疑即以此为姓。)

  • 吉子

    读音:Jízǐ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倮米家支,又称〔既古吉子〕(375)。

  • 读音:Jiǎ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利川有分布。汉族、土家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Qiè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和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河南临汝怯庄(62)、台湾高雄、台中、桃园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南之义马有分布。《新编

  • 亓官

    读音:Qíguān亓官姓出自春秋笄官之后,是以官名为氏。笄官,亦称丌官、亓官,是古代专门掌管笄礼的官职。其后裔遂以职官名为姓氏。亓官姓如今在山东、安徽、河南、陕西、辽宁、吉林、台湾等地有少量分

  • 瓦考

    读音:Wǎkǎo景颇族姓氏。后或改为单姓“朱”,——盖“瓦”汉意为“猪”,或取其汉意“猪”之音,谐以同音之汉姓“朱”而为单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