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孛思忽兒弘吉剌

孛思忽兒弘吉剌

读音:Bèisīhūérhóngjílá

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(24,57)。一作〔布斯格尔鸿吉哩〕。《元史》载鸿吉哩氏(一作弘吉喇)有二,以部为氏者,列传之鸿吉哩氏也。而后妃之鸿吉哩氏系布斯格尔鸿吉哩氏。布斯格尔其语解为逃人。故元太祖去上四字只称鸿吉哩氏(24)。【人】 特薛禅(亦作托音色辰),姓孛思忽儿弘吉剌氏,世居朔漠,本名特因,从太祖起兵有功,赐名薛禅,故兼称曰特薛禅(24,57,61)。


《姓氏词典》 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氏。元太祖成吉思汗时有特薛禅,姓此氏。”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布斯格尔鸿吉里”,“特薛禅” 则译作 “托音色辰”,《元史》 有 “”。世居朔漠,本名托因,从太祖起兵有功,赐名 “色辰”,故兼称曰“托音色辰”。女曰博罗台,太祖光献翼圣皇后; 子曰阿禅,从太祖征伐有功,赐银甲,封河西王以统其国族。有诏: 鸿吉哩氏生女世以为后; 生男世尚公主。故 “后妃传” 俱作鸿吉哩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烛庸

    读音:zhú yōng吴后有烛庸氏。(见《路史》)烛庸氏,王僚之同母弟。(见《左传·昭二十七年》)

  • 寶音

    读音:Bǎoyī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山西太原有此姓。

  • 读音:Bō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收载。“唐有蔔写”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哈達納喇

    读音:Hàdánàlǎ【综】 清时满洲人姓。亦作〔哈达那拉〕(254)。哈达纳喇玉麟,清满洲正红旗人,乾隆六十年进士,历任吏部尚书、礼部尚书、兵部尚书、军机大臣(61,72,254)。

  • 读音:Cháo晁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景王的小儿子王子朝被哥哥周敬王窃取了皇位,为避难逃至楚国。后代遂以王子朝名字的音近字为姓氏,是为晁姓。二也是以祖辈名为姓氏。春

  • 读音:Jiā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(按:笳,古指胡笳,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,类似笛子。疑或指此以为姓。)

  • 长孙

    读音:Zhǎng sūn长孙姓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改姓。孝文帝时,因拓跋姓为魏朝皇族宗室之长门,故改姓为长孙氏。二是源自北魏。长孙姓早期在西北地区居住,望族居于济阳郡(今河南兰考)。长孙姓历史人物

  • 读音:Chí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居住地为姓氏。古有世居于护城河畔者,便以池为姓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嬴姓。战国时,公子池在秦朝为大司马,其后人以祖上名字为姓。池姓主要起源于秦

  • 錫喇

    读音:Xīlǎ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)。【人】锡喇克什图,清蒙古镶黄旗人,世居科尔沁,崇德中从征明有功,授骑都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初,蒙八旗

  • 读音:qǐ【音】 作为姓时音起(Qǐ),见《集韵》(80,86)。今亦音自己之己(Jǐ)。【源】 ①以姓为氏,系自己姓。相传黄帝之子得姓者有十四人,而青阳、夷鼓同为己姓。青阳即少昊、少皞氏也,亦称金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