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Xī

奚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改姓。北魏时薄奚氏、达奚氏均改奚氏。二是源自黄帝后裔,禺阳为黄帝二十五子之一,其裔孙名仲,夏朝时担任车正一职,食采于夏王朝管辖区的奚地,史称奚仲,奚仲的后代就用“”作为自己的姓氏。

奚姓起源于山东,并北迁至今山东昌乐、寿光一带,也有一部分迁入今河南、安徽等地。汉代,今陕西西安、山东昌乐、安徽亳州一带的奚姓人丁兴旺,家族盛大,形成了奚姓北海郡望、谯郡郡望,后以此为中心,奚姓逐渐广布于黄河中下游各省。汉末三国时期已有奚姓落籍于今江苏、湖南省境。两晋南北朝,奚姓南迁,今安徽、湖北、浙江等地均有奚姓迁入。五代时,有奚姓徙安徽歙州,再迁江西。宋元时期,奚姓扩展至今四川、福建、广东等南方省份。明初,山西奚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浙江、江苏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清中叶以后奚姓入居台湾及东北之地,后随着长江三角洲的开发,大上海的崛起,江苏、浙江等地奚姓涌入,上海成为奚姓新的发展中心。如今,奚姓尤以上海、江苏、甘肃、浙江等省市为多。

奚姓历史人物有奚鼐,唐朝造墨专家。所造墨有光气,时享有盛名,人视为宝。奚超,徽墨创始人。因避战乱携全家南逃至歙州,见这里松林茂密、溪水清澈,便定居下来,重操制墨旧业。他造出的墨“丰肌腻理,光泽如漆”。南唐后主李煜令其子奚廷珪为“墨务官”,并赐国姓李,奚氏一家从此更姓李。歙州李墨遂名扬天下,世有“黄金易得,李墨难获”之誉,全国制墨中心也南移到歙州。奚冈,清诗画家、篆刻家。诗词超隽,山水画潇洒飘逸,篆刻秀丽端庄,与丁敬、黄易、庄仁斋号称“西泠四大家”,为浙派印刻杰出者。

奚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十五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任姓,黄帝之后。夏时车正奚仲初封于薛(故城在今山东滕县东南),后迁于邳(故城在今江苏邳县),其后遂称奚氏(6,7,9,12,17)。②北魏宗室之姓达奚氏后改为奚氏(17,21,60,70)。而《路史》称拓拔氏之后有奚氏(60,62)。拓拔氏为北魏宗室之姓,系鲜卑族。③北魏时乌丸部薄奚氏后改为奚氏(21,60,70)。④白族姓(138)。【望】 谯郡、北海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3%。尤以上海、江苏、甘肃、浙江等省市多此姓,4省市奚姓约占全国汉族奚姓人口87%。【人】 奚涓,汉时鲁侯(21,62)。奚康生,北魏洛阳人,孝文时累官至右卫将军河南尹(6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、内蒙古之乌海、陕西之韩城、湖南之芷江、安徽之泾县、江西之金溪、广东之澄海、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夏车正奚仲之后。”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亦载: “出自任姓。夏车正奚仲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。” (按: 奚仲封於薛,而薛任姓,故知奚仲亦为任姓。又,《姓源韵谱》则载: “夏车正奚仲迁于邳,其后遂称奚氏。”) ② 《魏书·官氏志》 载:薄奚氏、达奚氏均改为奚氏。③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《路史》 云: “拓拔氏之后有奚氏。” ④白族之奚姓,源于氏族图腾崇拜,以鸡为氏族标志。白族语 “介耻”或“盖耻”,汉意即鸡氏族,以为姓。“” 繁体或作 “”,省而作 “”。

汉代有奚涓,鲁侯; 又有奚意,成阳侯; 北魏有奚牧,代人,并州剌史; 唐代有奚陟、奚鼐; 明代有奚铭,宛平人,监察御史; 清代有奚冈、奚廷珪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馯臂

    读音:Hánbèi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称:“历史上的复姓。战国初期有孔子再传弟子��臂子弓。一说姓��名臂。”或音hánb

  • 读音:Bā【音】 今亦音Bǎ(91)。【源】本巴氏,东楼公之后,东汉灵帝时巴康避董卓难改为杷氏(15,21)。【变】亦作爬(12,21)。【望】安定(17,418)。【布】北京有此姓。【人】杷秀,西魏

  • 读音:Shèng盛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自姬姓。周武王灭商后,分封了许多同姓诸侯国,其中就有盛国,后为齐国所灭。盛国公族子孙遂以国名为姓。二是为改姓,汉元帝名刘奭

  • 乞袁

    读音:qǐ yuán高车十二姓,十一曰乞袁氏。(见《魏书·高车传》)历史上高车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魏书》注云: “高车十二姓,十一曰乞袁氏。”又引张澍之语云: “作乞袁、纥袁皆误,宜作 ‘

  • 越勤

    读音:Yuèqín【源】 越勤本部落之名,居于跋那山,山在今陕西榆林东北。北魏道武帝天兴五年,其酋率所部万余家归魏,居五原之北,因以部为氏。勤彊双声,古韵相通(70)。故有越彊氏、越勤氏,越勤氏又讹为

  • 吴里堪

    读音:Wúlǐkān【综】 清蒙古镶白旗中有此姓(259)。

  • 賀谷

    读音:Hègǔ【综】唐时关中有此姓(60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今关中有此姓。”唐代“关中”,即今之陕西一带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Yáng羊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官为氏,出自周官羊人之后,其子孙以官职为姓。二是出自羊舌氏,为春秋时晋国大夫祁盈之后,始封于羊舌(今山西洪洞、沁县一带),其后人去舌为羊氏。羊姓历史人

  • 可達

    读音:Kědá【源】 其先代北武川蠕蠕人,随魏南迁(7,12,27,60,242)。【人】 可达安,北魏时司徒(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,世居武川,随魏南徙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于 《姓

  • 居質阿

    读音:Jūzhì’ē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,48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