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斤
【源】 北魏时蠕蠕别部有奇斤氏(12,27,60)。【变】①归中原后改姓奇氏(7,17,27,60)。②一作〔奇片〕(76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蠕蠕别帅归中国后改为奇氏”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作“奇片”。
【源】 北魏时蠕蠕别部有奇斤氏(12,27,60)。【变】①归中原后改姓奇氏(7,17,27,60)。②一作〔奇片〕(76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蠕蠕别帅归中国后改为奇氏”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作“奇片”。
读音:yōng【源】 ①雝即雍,地名(24)。雝伯入周,后有雝氏(8,60,62)。②宋之雝氏,本姞姓,见《元和姓纂》(60,62)。【人】 雝子,周时人。邢侯与雝子争田,见《国语》(21,24)。雝
读音:Mén【源】 ①明时云南孟定府耿马安抚司安抚使为们氏,系傣族(253)。②阿昌族姓(142)。【布】 云南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晋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。阿昌族亦有此姓
读音:Jǐngqū【综】 彝族姓,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(208)。
读音:Gěngrě【综】彝族姓。云南宁蒗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Kuī【源】 黄帝臣闚纪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考》 收载。其注云:系黄帝臣闚纪的后代。
读音:Bómín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列御寇友有伯昬瞀人。见《列子》。” (按: 伯昬,或作“伯昏”,盖因昬、昏形近而讹); 又,瞀人,或作“无人”。
读音:wéi以地为氏。明陕西庆阳府有维姓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háo【音】 音Hé(7)、Hao(91),均误。【源】 郑灵公字子貉,或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狢〕(17)。【望】 代郡(17,418)。【人】 貉安,汉时人,见《印
读音:Cháhǎnmòěrqí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元睿宗庶子拨绰之妻即姓此氏。“以姓为氏”。
读音:xiá qiū【源】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桓公庶子食采于瑕丘(故城在今河南濮阳东南),因以为氏(7,12,15,17,60)。 【人】瑕丘申阳,汉时项羽将(12,17)。瑕丘仲,一说汉时人,一说唐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