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里多里絲
读音:Duōlǐduōlǐsī
【综】 台湾土著姓。清道光六年,淡水厅下南庄,今苗栗县南庄乡,赛夏族原有土著姓,意为麻丝,后改为丝氏(65)。
【综】 台湾土著姓。清道光六年,淡水厅下南庄,今苗栗县南庄乡,赛夏族原有土著姓,意为麻丝,后改为丝氏(65)。
读音:Nèd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收载; 其注称: “北周有讷都六设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qīn亲,周有亲弗,汉亲肥、亲宋。(见《正字通》)
读音:tǔ nán吐难氏,改为山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与“土难”同。
读音:Xīlǘ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居于邑之西闾者以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西闾过,见《说苑》(7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居于
读音:Zhě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: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Bì毕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武王将弟弟姬高封于毕,建立毕国,人称姬高为毕公高。后有子孙以国名为姓,称为毕氏。二是少数民族姓氏。北魏孝文帝时改鲜卑族出连氏为
读音:Gǎ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北京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香河、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Piándù【源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,以部为氏(425)。
读音:YǎnKè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明史》收载,其注称: “明有奄克孛剌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kè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②蒙古族姓(255)。【布】 北京(92)、河南开封、河北任邱、江苏镇江(62)、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(64,68,261)、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