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Xiégān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唐书》收载,“唐有颉干迦斯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Bóěrhéluó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巴岳特(23,63)。【变】 清蒙古镶蓝旗中有波尔和罗氏(259),〔波尔和罗〕似即博尔和罗之异译。【人】 博尔和罗海三岱,清镶蓝旗人,世居巴岳特,授
读音:wū gǔ sūn其先女真乌古部,因以为氏。(见《元史·乌古孙泽传》)▲<金>乌古孙兀屯,上京路人,唐州刺史。<元>乌古孙泽,广西两江道宣慰副使。
读音:Jià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江苏高淳(305)、山东沂水(332)、安徽淮南(362)、甘肃永昌(392)、台湾花莲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
读音:Diàn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相传为甸氏所改(91)。【布】 浙江诸暨(368)、上虞(279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台湾台南、台北(64,68,261)、广东普宁(355)
读音:Chī【综】 庄鼎彝《两汉不列传人名韵编》载,鸱靡,狂王子,见《西域传下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考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系鸱夷氏所改。汉有鸱靡。”
读音:Bi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)。一说,即弁氏,见《宣和博古图》(60,62,91)。【望】 平昌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集韵》 收载,初见于 《姓苑》。未详其源。或云 “即弁氏” (
读音:Yǐ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《明史·夏嘉遇传》中有影宗孟(63)。江苏启东(311)、浙江余姚(389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河北安国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长治等地有分布
读音:Yǒnghéěrdài元代“色目人”姓氏。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雍古歹”。
读音:Wúzhōng【源】 ①系自偃姓。春秋时晋大夫舒鲍无终之后,见《世本》(60,62)。 ②系自姬姓。周景王之孙封于无终,为子爵国(故城在今河北玉田),子孙因氏(17,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