咽
【源】 突厥三姓中有咽面部,见《唐书》,咽姓出此(60,62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亦载,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 “突厥三姓有咽麫(面)部, 咽姓出此。”或称: 咽面, 地名。《唐书。地理志》有咽面州都督府。咽姓出于咽面部。
《姓氏词典》音yàn。
【源】 突厥三姓中有咽面部,见《唐书》,咽姓出此(60,62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亦载,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 “突厥三姓有咽麫(面)部, 咽姓出此。”或称: 咽面, 地名。《唐书。地理志》有咽面州都督府。咽姓出于咽面部。
《姓氏词典》音yàn。
读音:yù yuán zhī郁原甄氏改为甄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改为甄氏。今中华书局标点本 《魏书·官氏志》 作 “郁都甄” (按: 《姓
读音:Hǎdábólǎ《姓氏词典》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满族姓。清道光时伊犁将军玉麟,姓此氏。”
读音:Kùqílǐ【综】 清时满洲人姓。或即科奇哩氏、或即郭奇里氏之异译。清正白旗满洲马甲五伦太之妻为库奇里氏。又,清正白旗满洲马甲明德之妻为库齐里氏(260),〔库齐里〕似即库奇里之异译。
读音:qí【音】 又音姬(Jī)(12,21,60)。【源】 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(12,21,60)。【变】 亦作丌(12,21,60)。又俗作(亣)(264)。【望】 天水(62,418)。【布】
读音:Gòu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山东新泰(359)、广东揭阳、上海(92)等地匀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山西之忻州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
读音:mò nā lóu一作莫耐娄,代人。后魏有中山太守高邑公莫那娄题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三字姓》)
读音:Míng【源】 战国时赵国贤人窦犨,字鸣犊,非罪被杀,子孙以字为氏(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17,21,24)。【望】 河东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广东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
读音:Wēngǔsū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【变】 ①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温都逊〕(24)。②疑即乌古孙氏(71)。【望】 广平(71)。
读音:Niēgǔsī【综】 元时人姓(57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台奎苏〕(24),今作〔捏古思〕(397)。而作〔担古思〕(57),〔奎苏〕(24)等均误。【人】 彻彻,揑古思氏,元时,事母笃孝
读音:guā季䯄之后有䯄氏。(见《姓解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