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國羅特
【综】 清时蒙古人姓。包国罗特台斐音,清蒙古正黄旗人,繙译举人,嘉庆十四年任和阗库伦(254)。又,清镶白旗蒙古护军阿玉史之妻为保郭罗忒氏(260),〔保郭罗忒〕似即包国罗特之异译。
【综】 清时蒙古人姓。包国罗特台斐音,清蒙古正黄旗人,繙译举人,嘉庆十四年任和阗库伦(254)。又,清镶白旗蒙古护军阿玉史之妻为保郭罗忒氏(260),〔保郭罗忒〕似即包国罗特之异译。
读音:fú jì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靖侯之元孙,晋大夫栾弗忌之后,见《姓源》(6,7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姬姓,晋大夫栾弗忌之后也。弗忌者,靖
读音:zōng yí【源】 飂叔安之后,董父封诸鬷川,鬷夷氏其后也,见《左传》(12,15,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融夷〕(4,9,11,17)。②后改为鬷氏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
读音:pān【源】 春秋时郑简公时大夫郑游眅之后,以名为氏(60,62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郑游眅之后,以名为氏。”一作“昄”,盖形近而讹,莫辨正误,姑兼收。
读音:Ěrjī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莎冈家支,又称〔马海尔基〕,云南宁蒗、丽江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ní【音】 儿氏有而、尼二音,而分两姓,见《续文献通考》(63)。参见儿(Ní)姓。【源】 北魏时贺儿氏后改为儿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7,60,70,242)。【望】 河南(17,60,41
读音:Zhuàilàng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叶朗〕(24,31,63,101)。【人】 拽浪僚礼、西夏臣,亦作叶朗罗里(31,40,63,101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
读音:Jiǎyì藏族姓氏。今甘肃之天祝有分布。本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或改单姓“贾”,盖取“贾义”首音谐“贾”而得。
读音:Rè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Niújiǎo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注据《简明中国通史》云: “系上古夏之先族,源於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Shuì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谱》亦收并注此音。其注引《集韵》云:“(祱),祭也。一曰过制追服谓之祱。”或以祭名为氏。明代有祱祯,工部主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