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chū
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山西离石出氏,源出匈奴(242)。代北出氏或源自出连氏、出大汗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②福建惠安出氏,源出元木华黎之后裔。明初海西侯纳哈出(元木华黎八世孙),因蓝玉谋反被株连,纳哈出长子察罕被杀,庶子佛家奴出逃,隐居惠安土岭乡,改复姓纳哈,以父名“”为姓,见《中新社通稿》。【布】 台湾新竹、台北、彰化、宜兰(64,68,261)、福建惠安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出以眷,山西离石匈奴人,北魏太宗时叛,见《通鉴》(242)。出科联,清乾隆已未年进士(23,62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福建之惠安等地有分布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姓氏寻源》云: “当为出连氏所改;亦或出大汗氏所改。” (按: “出连”、“出大汗”皆北魏姓,《魏书·官氏志》载; “出连氏后改为毕氏”,而出大汗“后改为为韩氏”,与《姓氏寻源》所说不同。姑抄录,亦一家之言。)②或出自蒙古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云:“元代鲁国公蒙古族人木华黎的八世孙纳哈出,封海西侯。明初,因蓝玉谋反受株连,其长子察罕被诛,庶子佛家奴以父名 ‘出’ 为姓,隐居福建惠安土岭乡,后代繁衍至今。”

元代有出班;清代有出科联,乾隆己未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胡母

    读音:hú mǔ【源】 系自妫姓。陈胡公之裔,齐宣王母弟别封母乡,远本胡公,近取母邑,故曰胡母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9,12,17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【人】 胡母敬,秦时太史令(21

  • 正輿

    读音:Zhèngyú【综】 春秋时,鲁襄公二年,齐侯伐莱,莱人使正舆子赂,夙沙卫(齐国宦官)以索马牛皆百匹,齐师乃还,见《左传》(21,26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

  • 读音:Liá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浙江上虞(279)、湖南湘潭(373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新余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新余市渝北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zuò【源】 ①周公之子胙侯(胙,故城在今河南延津北35里)之后,子孙避地改为作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鲁大夫之后有作氏(17)。③周公子祭伯为周畿内姬姓祭国(故城

  • 賈伯

    读音:Jiǎbó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唐叔虞少子,周大夫贾伯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考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以祖辈名号为姓氏。周大夫贾伯之后。” “贾伯”,国爵之称,

  • 兀囉

    读音:Wùluō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
  • 世叔

    读音:shì shū【源】 春秋时郑国、卫国公族均有世叔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春秋时卫太叔仪,郑太叔游吉,俱称世叔,故子孙以为氏,见《左传》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

  • 读音:Luán栾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国靖侯的孙子名宾,被封于栾邑(今河北栾城一带),世称栾宾。他的后人便以封邑地为姓氏,称栾氏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自姜

  • 读音:Ā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
  • 读音:chù封臣左师曹触龙之后,战国时赵有触龙、触舒祺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触,姓、赵左师触龙。(见《正字通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