儛
读音:Wǔ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63)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63)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ī【源】 ①古有猗国(故城在今山西猗氏南20里),后因以为氏(17,62)。②古有寒国(故城在今山东潍坊东北),初为寒浞之封邑,伯明逐寒浞,为寒国之君,猗姓。寒浞之子浇封于过(故城在今山东掖县
读音:Nǔmùqì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鄂托克旗有此姓(318)。
读音:Tūbié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秃别歹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图卜岱〕(24)。《辽金元姓谱》作〔秃八歹〕(33)。
读音:Yì【综】 现代罕见姓,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bào zǔ代北复姓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liù【音】 亦音Liù(75,77,91)。【源】 ①系自偃姓。皋陶之后封于六(故城在今安徽六合北,或舒城东南60里),后灭于楚,子孙遂以国为氏(4,12,15,60)。 ②明时方孝儒拒为明成
读音:Cì/Tsyh,Tsz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
读音:Dè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福建之清流有分布。此姓系清流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读音:Zhǐ【源】 ①禹后有纸氏(15,60)。②北魏代北渴侯氏所改(7,9,12,17,60)。【望】 代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开化(310)、辽宁沈阳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
读音:Yì【源】系自姬姓。周武王之弟周公次子仲桓之后(6,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12)。【望】河东(17,418)。【布】四川成都(9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艺元,元时宝坻人,善雕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