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亥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复姓。北魏有侯亥氏,后改为亥氏。” 查今中华书局标点本 《魏书·官氏志》,无此侯亥氏,而载“次弟为侯氏,后改为亥氏”。注云: “侯氏,当系俟亥氏”之脱误,是有“俟亥” 氏矣。盖俟、侯形近而讹,以致别为一姓,如同俟伏侯,又作侯伏侯; 俟伏,又作侯伏; 俟奴,又作侯奴; 俟伏斤,又作侯伏斤; 俟引,又作侯引; 俟幾,又作侯幾; 俟吕陵,又作侯吕陵等等。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复姓。北魏有侯亥氏,后改为亥氏。” 查今中华书局标点本 《魏书·官氏志》,无此侯亥氏,而载“次弟为侯氏,后改为亥氏”。注云: “侯氏,当系俟亥氏”之脱误,是有“俟亥” 氏矣。盖俟、侯形近而讹,以致别为一姓,如同俟伏侯,又作侯伏侯; 俟伏,又作侯伏; 俟奴,又作侯奴; 俟伏斤,又作侯伏斤; 俟引,又作侯引; 俟幾,又作侯幾; 俟吕陵,又作侯吕陵等等。
读音:zī rǔ【源】 ①系自嬴姓。秦伯益之后有訾辱氏(5,60,62)。伯益,舜臣,后佐禹治水有功,赐姓嬴。②系自赵姓。造父之后有訾辱氏(8,17,62)。造父,蜚廉子季胜后裔,善御,幸于周穆王。王
读音:Shú/Shw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四川武胜(321)、山西永和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Wūméng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古候尼惹家支(375)。
读音:Lá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Guìdé【综】清镶红旗满洲领催索柱之妻为桂德氏(260)。
读音:Yú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江西新干(400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江西之新干、浙江之嵊县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
读音:Kědǐ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dà yě【源】 ①代北人姓,见《魏书》(27)。②北魏赐龙骧将军谢懿为大野氏(7,12,27)。或赐谢总为大野氏(60,62)。【变】 ①李氏唐朝之氏族,其先本为赵郡李氏,因李成佐命周室,伐魏
读音:Shuǐlóng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简明中国通史》注云: “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,系出庖牺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B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贵姓何来·古今姓氏表》(77)。极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龙龛手鉴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姓氏词典》音b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