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氏
读音:wū zhī
乌氏氏,西域人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诸方复姓》)
▲<秦>乌氏倮,以畜牧为业。
乌氏氏,西域人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诸方复姓》)
▲<秦>乌氏倮,以畜牧为业。
读音:tū qí shī西突厥十姓之一,以部落为氏。(见《唐书》)
读音:Nālǐgǔn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护军那尔太之妻为那里滚氏(260)。
读音:chū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1,12,60)。【望】 郓城、南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【人】 初暐,宋时胶水人,第进士,历官集贤院,知潍州(6
读音:Hún'ē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,“唐有浑阿贪支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Nàsīmǎlì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读音:láng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讷伦泰之妻为鄂郎氏(260)。
读音:fú qiū【源】 商时莱朱之后有浮丘氏(8,60,62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【变】 亦作〔包邱〕(396)。【人】 浮丘伯,楚元王少时常与鲁穆生、白生、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(6,17
读音:Mòduōnā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引 《元和姓纂》 注云: “北魏时代北姓。‘代人,后魏中山太守高邑公莫多那·题。’” (按: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、《姓氏考略》并作“莫那娄”。见该
读音:Fèiniètóu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源于宇文氏。‘宇文族姓。出《唐书·氏系表》。’(《姓觿》)五代后周时赐改此姓为乜氏。”(按:疑此乃“费也头”之讹。)
读音:Pǔjuépútí【源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,以部为姓(42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