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韦庵经说

韦庵经说

一卷。清周象明(详见《七经同异考》)撰。《四库存目提要》称周象明之书采摭之功多而考证之功少。其部分议论可成正论,如认为《书》“三江既入”,指的是入海而不是入于震泽,天下之水不可能下游未治理好,而上游独独能治理好的。部分议论近似调停之说,如认为三江有二,一在震泽上流,一在震泽下流。但篇中立论大多为迂生习见。或故意标新立异,如古文《尚书·周官》,已被确证是伪造,而象明却要合《周礼》与《周官》而参考之,力图去其异说而衷于一是,并以此确定周一代官制,却不知以什么作为准则;或强作解人,如认为井田制在后世已不可复行,唐代的府兵制却颇得其意,这与《易》的本旨离题万里。而关于毛朱的短长、三代的优劣,却仅仅粗略带过。至于相信苏轼之说,认为宋襄公是王莽一流人物,迂腐之极的是,他不仅想要恢复封建井田制,而且试图恢复肉刑。有小石山房丛书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惜阴录

    十二卷。明顾应祥(1483-1565)撰。应祥字惟贤,号箬溪,长兴(今属浙江)人。弘治进士,历任饶州推官、滇南巡抚、刑部尚书等职。此书是其致仕后所作,当时他已八十二岁。书首自序云:“古今人物之贤否,政

  • 姜斋诗话

    二卷。又本三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清王夫之(1619-1692)撰。王夫之,字而农,号姜斋。湖南衡阳人。崇祯间举乡试。明亡,曾从事抗清活动。后隐居于湘西、广东一带,治学著述。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,后人遂称为

  • 金冬心先生集

    十四卷。清金农(1687-1763)撰。金农,字寿门,又字司农、吉金,号冬心先生、稽留山民、曲江外史、昔耶居士、心出家庵粥饭僧等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少受业于何焯,并与丁敬等相交。乾隆元年(1736

  • 明律

    三十卷。明太祖朱元璋敕撰。明军平定武昌时即议律令,太祖命左丞相李善长为律令总裁官,杨宪、陶安等为议律官,指出法贵简当,使人易晓,革除条绪繁多或一事两端模棱两可、可轻可重,使官吏得以为奸的弊病。并在西楼

  • 岁寒堂存稿

    一卷。清林璐(约1653年前后在世)撰。林璐字鹿庵,钱塘(今浙江省杭州市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明末诸生,工文。著有《岁寒堂存稿》。此集皆为其所著杂文,仅数十篇。其版式以陆续开雕,尚未编定成帙。

  • 大本琼瑶发明神书

    二卷。旧本题赐太师刘真人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真人生平事迹不详,仅知约为宋徽宗时人。此书中所载均为针灸之法及方药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据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收为存目。

  • 世宗宪皇帝圣训

    三十六卷。乾隆五年(1740),乾隆皇帝编,并亲自为此书写了序言刊布。全书共分三十类、九百一十六则,卷帙也极繁富。雍正皇帝在位时期,发展了康熙皇帝所制订的各项制度和政治,使国家进一步繁荣富强,此书主要

  • 孝经章句

    一卷。撰人佚。清马国翰(详见《孝经雌雄图》)编辑。是书《隋唐志》均不载。今辑本凡三十四条,均辑自《开元占经》。是书大旨言五星及列宿占验事,属纬谶类。是书所引虽只是断锦零纨,足资研究者也不少。如云“东壁

  • 枯树斋诗集

    二卷。明单恂撰。生卒年未详。单恂,字质生,号狷庵,松江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崇祯十三年(1640)进士。官至麻成知县。尝师事陈继儒。著有《艺庵诗集》、《竹杳庵集》、《燕山集》、《红泪谱》,共十卷。今俱

  • 禽经

    一卷。旧题春秋时晋国师旷撰、西晋张华(232-300)注。师旷,字子野,生卒年籍贯均不详。目盲,善弹琴,为晋国乐师。据史书记载,其辨音能力极强,听音能知交战双方的胜负,听乐能知国家的兴盛衰亡。相传著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