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长沙府志

长沙府志

五十卷首一卷。清吕肃高修,张雄图、王文清纂。吕肃高字南村,河南新安县人,举人,曾任长沙知府。张雄图字励山,河南洛阳人,举人,时为名士。王文清字九溪,湖南宁乡人,曾任宗人府主事、三礼馆律吕馆纂修,经史馆校勘官等职。吕肃高任长沙知府后未及一年,即立意续修府志。遂聘友人张雄图、王文清主持纂辑事。历九月而成书,《长沙府志》乾隆十二年刻本。分为二十八门,依次为皇言、星野、疆域、沿革、山川、水利、赋役、城池、封建、建制、古迹、学校、风俗、典礼、陵墓、兵制、职官、名宦、政绩、选举、人物、列女、流寓、方外、物产、灾祥、艺文、拾遗。长沙为湖南首府,管辖一州十一县,各类文献很多。明代郡守孙存、潘镒、吴道行、雷起龙与缙绅张洽、周之屏、黄翼等人先后纂辑志书。至清初张弘酞、任绍炉又相继增补府志。康熙年间知府苏佳嗣亦曾再修府志。然各志大都散失。此志仅以康熙苏志为参考,查其漏而补之,核其讹而正之。如并典章于文艺,附论言于星野、疆域、赋役、学校、风俗诸门之末,诚为灼见。其他各门,所改订增删者亦甚多,悉能斟酌允当,适合体材,以类相从,繁简得当。此志虽实为苏志之续,然远较苏志为优,乃纂辑者细意咨访,兢慎求实之功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历代驸马录

    二卷。明洪武中奉敕撰。《四库》馆臣编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时从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出,此书共二卷,内容取自汉至宋尚主之人,各叙其善、恶事迹,以示法戒,皆以俗语演化解释,用以劝戒诸驸马等。有明洪武中刊本及《

  • 论语庾氏释

    晋庾翼撰。清马国翰辑。翼字稚恭,鄢陵(今河南鄢陵西北)人。庾亮弟,官至大都督,镇武昌、襄阳。其人风仪美劭,才能丰赡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梁有《论语释》一卷为翼所撰。今亡佚。皇侃疏仅引其释“子畏于匡”一节

  • 春秋义解

    十二卷。清刘梦鹏撰。梦鹏字云翼,蕲水(今湖北浠水)人。乾隆十六年(1751)进士,曾任饶阳知县,著作还有《楚辞章句》等。此书卷首列《述孟》、《述朱》,分别辑录孟子、朱熹论《春秋》之语;其后为《王朝世次

  • 毛诗隐义

    一卷。梁何胤(446-429)撰,清马国翰辑。何胤字子季,庐江潜(今安徽霍山)人。曾任齐秘书郎,迁太子舍人,建安太守,司徒主簿。永明年间领步兵校尉,转国子监祭酒,后累迁至中书令。为政有恩信,士民敬服,

  •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

    四十卷。宋李心传(详见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)撰。名为“杂记”,体例实与会要同。长于史学、熟谙朝章国典的李心传搜集1127-1202年(建炎以来至嘉泰二年)70余年间有关一时之利害、一人之得失、一事之源

  • 过庭私录

    七卷,《外集》一卷。明吴鼎(约1531前后在世)撰。吴鼎,字维新,号泉亭,自号支离子,钱塘(今属浙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正德十二年(1517)进士,官至广西布政司参议。著有《过庭私录》。本书为其仲子吴遵

  • 国雅初集

    清陈允衡(生卒年均不详)编。陈允衡字伯玑,江西南昌(今属江西)人。避乱寓羌江,杜门穷巷,以诗歌自娱,与王士祯、施闺章交最笃。陈允衡体瘦,双瞳碧色。因爱琴,署其堂为“爱琴”。构屋南州之苏公亭畔,啸歌自适

  • 四元玉鉴细草

    二十四卷。清罗士琳(1789-1853)撰。罗士琳字次璆,号茗香,江苏甘泉(今扬州)人。曾游京师,考取天文生,初从其舅秦恩复习八股,后专攻历算,甚通中算诸书,“博闻强识,兼综百家,于古今法算尤具神解。

  •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

    一卷。隋代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条。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亦称《童蒙止观》或《小止观》,是智为其俗兄陈咸所作。初叙大意,次列十章,即第一章具缘,第二章诃欲,第三章弃监,第四章调和,第

  • 永遇乐

    春情风暖莺娇,露浓花重,天气和煦。院落烟收,垂杨舞困,无奈堆金缕。谁家巧纵,青楼弦管,惹起梦云情绪。忆当时、纹衾粲枕,未尝暂孤鸳侣。芳菲易老,故人难聚,到此翻成轻误。阆苑仙遥,蛮笺纵写,何计传深诉。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