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钦定续通典

钦定续通典

一百五十卷。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。清代中叶,清高宗敕令修撰了许多大书,大名鼎鼎的《四库全书》、三通馆的设立和《续通典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续文献通志》以及《清通典》、《清通志》、《清文献通考》即是当时的产物。其中《续通典》于乾隆三十二年(1767)开始编修,乾隆四十七年完成。全书共分九典,分别为“食货典”十六卷,“选举典”六卷,“职官典”二十二卷,“礼典”四十卷,“乐典”七卷,“兵典”十五卷,“刑典”十四卷,“州郡典”二十六卷,“边防典”四卷。与《通典》相较,体例基本相同,只将“兵”、“刑”分开设典,其余皆沿袭旧例。记事《通典》止于唐玄宗天宝末年,而是书起自唐肃宗至德元年(756),止于明崇祯十七年(1644),可谓接续《通典》,记录了唐后期至明末将近九百年间的典章制度。是书的编撰参以各代正史以及《唐六典》、《唐会要》、《五代会要》、《册府元龟》、《太平御览》、《山堂考索》、《契丹国志》、《大金国志》、《元典章》、《明集礼》、《明会典》等书而成,对考察唐以后各代的政治、经济状况有很大的参考价值,其中尤以对明代制度的记载最为详备,可视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。另外书中择录的古今名贤的有关议论和按年叙述、尚有条理的编次都为可取之处,但也应该指出,包括是书在内的《续三通》和《清朝三通》内容多有重复,而且均是为乾隆皇帝好大喜功、粉饰太平的需要而产生的,因此其作用和影响远远不及《通典》、《通志》和《文献通考》三书。是书有武英殿刊本,清末浙江书局复刻本,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至1937年的《万有文库》二集中有《十通》合刊本,里面的《续通典》影印精装一册,仍是目前通用的本子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曹月川集

    一卷。明曹端(1376-1434)撰。曹端,字正夫,学者称月川先生,渑池(今属河南)人。做过霍州学正。学宗朱熹。提出“理驭气”说,主张“事事都于心上做工夫”。从维护儒学正统出发,反对佛、老,认为“佛氏

  • 审视瑶函

    六卷。明傅允科(生卒年不详)撰。傅允科,字仁宇,江宁(今江苏省南京市)人,善医,以眼科名世。此书又名《眼科大全》,成于明末,由傅允科父子两代完成。其子傅国栋,字维藩,为南京医院侍直御医,继父业辑成此书

  • 岩下放言

    三卷。北宋末南宋初叶梦得(1077-1148)撰。叶梦得生平事迹详见《石林燕语》。叶梦得自崇庆节度使致仕,退居乌程弁山,每日读书著述,潜心钻研儒家经典以外,亦究心佛老等诸家之言,每有心得,记录成篇,因

  • 吴兴艺文补

    四十八卷。明董斯张、闵元衢、韩千秋同编。韩昌箕为校录刊刻。董斯张字遐周,乌程(浙江吴兴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董嗣成之弟。履迹待考。著有《吴兴备志》。闵元衢字康侯,号欧余生,乌程(浙江吴兴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

  • 长水日钞

    一卷。明陆树声(详见《汲古丛语》条)撰。此书为陆树声罢归家居以后之作也。书首有自序。序中称“自请谢归,年衰病积,追忆见闻,偶与心会,辄一操翰,汗漫成帖”,将平生所见所闻,随笔札记,成书一卷,近万余言。

  • 中州全韵辑要

    二十一卷。是清人王据范氏《中州全韵》所作的“辑要”。王字覆青,号樗林散人。江苏昆山人。书成于乾隆四十六年(1781年)。王氏自序云:“余廿年留心音韵,而寡闻孤陋,难得指归。国朝《字典》、《韵府》集古今

  • 荡平发逆图说

    见《平定粤匪纪略》。

  • 廉州府志

    二十卷首一卷,清周硕勋修,王家宪纂。周硕勋,湖南宁乡人,举人,乾隆十六年(1751)任廉州知府。明嘉靖三十四年(1555)何御创修郡志,至康熙五十一年(1712)皆有增辑。乾隆十六年(1751),周硕

  • 夏小正传校勘记

    一卷。清丁寿徵(?-1864)撰。丁寿徵,字子静,江苏山阳(今淮安)人。诸生。据王锡祺为是书所作之跋云,丁寿徵著书极多,有《说文揭橥》、《十六国兴亡表》等,但都没刊行。此书原亦未刻版,经王锡祺收入《小

  • 瑶光阁集

    十三卷。明黄端伯(?-1645)撰。黄端伯,字元公,建昌新城人。生卒不详。崇祯初(1628)进士,授宁波推官。著有《易疏》等。端伯生平好佛,曾镌私印曰“海岸道人”,取《楞严经》引诸沈冥出于苦海之语。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