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郑氏佚书二十三种

郑氏佚书二十三种

七十九卷。清袁钧辑。袁钧,生卒年不详,字陶轩,一字秉国,号西庐,浙江鄞县(今宁波)人。乾隆拔贡,嘉庆间举孝廉方正。曾主稽山书院,治经学颇深,撰有《四明文献征》、《近体乐府》等书。郑玄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,《后汉书·郑玄传》云:“郑玄囊括大典,网罗众家,刊改漏佚,自是学者略知所归。”郑玄生平著述百万余言,所注群经,大多散失,今之所存,不足十分之一。袁钧仿效宋王应麟辑《周易郑康成注》之体例,与友人李庚芸博取诸经义疏及其他诸书所引、参考各家经传辑本,进行考校、纠各家之谬误。所引之文一一注明出处,并将引文、考证附于相应的经文之下,依次编排,而成此编。此书辑郑玄经籍注疏二十三种。袁钧亲手写定仅有《易注》、《尚书》、《尚书中候注》、《诗谱》四种,由曾孙烺曾刻行。另外未写定之十九种,由同族曾孙尧年用了几年的时间,方才写定。光绪年间,瞿鸿官浙江学政,曾下令浙江书局将袁钧所辑《郑氏佚书》全部刊刻。因此,袁氏将自己所刻的书板送交书局,以成全此书刊行。清儒治经,极力推崇郑玄,因此搜辑郑氏佚著者不乏其人。如黄奭辑有《高密遗书十四种》、孔广森辑有《通德堂遗书十七种》,袁钧所辑郑氏佚书最为完备。《郑氏佚书二十三种》目录:《易注》九卷、《尚书注》九卷、《尚书中候注》九卷、《尚书大传注》三卷、《尚书五行传注》一卷、《尚书略说注》一卷、《毛诗谱》三卷、《三礼目录》一卷、《丧服变除》一卷、《鲁礼禘祫义》一卷、《答临硕难礼》一卷、《箴膏肓》一卷、《释废疾》一卷、《发墨守》一卷、《春秋传服氏注》十二卷、《孝经注》一卷、《论语注》十卷、《孔子弟子目录》一卷、《驳五经异义》十卷、《六艺论》一卷、《郑志》八卷、《郑记》一卷,附《郑君纪年》一卷。有清光绪四年(1878年)浙江书局刻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幅集续编

    十二卷。清项淳(详见《一幅集》)撰。本书是项淳庚戌至甲寅年间所撰。与《一幅集》正编不同的是,正编以编年定次序,本书以经分卷:《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》、《春秋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周官》、《仪礼》、《大学》、

  • 甲申纪变录

    一卷。明末清初人钱邦芑(生卒年月未详)辑。钱邦芑字开少,江苏丹徒人。明诸生,隆武时授御史,永历帝立,以原官巡抚四川。钱邦芑力主与大西联合抗清,为马吉祥辈所抑,郁郁不得志。永历入缅,钱邦芑走闽粤为僧,号

  • 云居圣水寺志

    六卷。清释湛明伦原辑,通渊实懿重纂。云居,豫章(今江西省)之山,唐咸通间,道膺禅师,始由西江入越之七宝山,建庵居住,门楣书“云居”二字。宋元珮间,安禅圣水岩有佛印,故名寺为圣水。元初指月重新云居,明洪

  • 拙尊园丛稿

    六卷。清黎庶昌(1837-1897)撰。黎庶昌,字莼斋,贵州遵义人。廪贡生。同治元年(1862),特赏知县,派曾国藩大营,与张裕钊,吴汝纶、薛福成合称曾门四弟子。光绪二年(1876),郭嵩焘出使欧洲,

  • 经传摭余

    五卷。清李元春辑。李氏除著有《诸经绪说》外,又辑了这本书。“绪说”是说自己的心得,此书则辑前人类说。首有“小引”,称“所纂数纪典故中,有‘经艺’一门,此摭其余”等等。关于《易经》,则有《易同类句》、《

  • 古今图书集成

    原名《古今图书汇编》,一万卷。清陈梦雷(1651~1741)原编。清蒋廷锡(1669~1723)等奉敕校勘重编。陈梦雷字则震,一字省斋,晚年号松鹤老人。福建闽侯人。康熙年间进士,受编修。为康熙第三子诚

  • 蚕桑说

    一卷。清黄某(生卒年不详)撰。黄某,不知其姓名,清末任安徽太平县知县,约生活于清末至民国初期。黄某为推广养蚕业,与本县的一个叫赵敬如的人共同编写了《蚕桑说》一书。《蚕桑说》讲述种桑养蚕的生产技术及经营

  • 香海庵丛书

    九种,十一卷。清徐琪(1849-1918)编。徐祺字花农,仁和(今浙江省杭州市)人。同治年间进士。徐祺善长诗文,他的父亲徐洪谟,母亲郑兰孙,也是当时著名的诗词作家,可惜去世很早。后来徐祺从师俞樾,与李

  • 存介堂集帖

    六卷。清张琦(生卒年不详)辑。张琦,字西侯,生性爱笔墨。在该帖之自序中,述及曾得元明清诸书家墨迹数十卷,便与人选择其中其它摹帖中少见的书迹加以摹勒,成于康熙四十三年(1705)七月。该集帖前有韩崇孟题

  • 小学

    一卷。清黄奭(生卒年不详)撰。黄奭字恩抡,甘泉(今江苏扬州)人。是书辑录为《说文》等书所引的周代迄乎南北朝之间小学方面的言论或著述,凡四十八家一百一十四条:《史篇》三条,楚庄王说一条,孔子说七条,韩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