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郑和下西洋考

郑和下西洋考

无卷数。法国人伯希和(P.Pel1iot)撰,此书将郑和下西洋的时间,所历之地及他的部下费信等所著书籍版本、文字等进行考证。郑和在永乐三年(1405年)至宣德八年(1433年)二十八年间,先后七次奉命出使西洋、历三十条国,为明初盛事,当时的“西洋”单指文莱以西印度洋等地,与后来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后,系指欧洲,有所不同。但当时西方人对郑和出使西洋研究颇多,已有考证五、六种,但多未经考史源,言之不详。而且考证郑和随从马欢《瀛涯胜览》、费信《星槎胜览》二编,由于俚语俗字,艰难晦涩,有人为之删润,但删润本颇失其真、舛误很多。因此,伯希和为纠谬补缺撰成此书,其体例皆用书评体裁,不分卷第篇目。书的前半部分,主要考证版本,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及所经过的地区;后半部分主要是纠正译文,并校勘《瀛涯胜览》的文字。当时《瀛涯胜览》,存在的版本有张升删削本,今存本,《纪录汇编》本、《国朝典故》本、《胜朝遗事》本,以及《三宝征彝集》本,还有天一阁书目抱经堂藏书志等,不过伯希和所见,仅是《纪录汇编》本和《国朝典故》本,但他考证文字,不注明版本,是其一大疏漏,而且可惜的是,对于一些新发现的史料如马哈只墓志铭、泉州行香碑记、西安重修清净寺记、摩利友天经天妃救苦经等经尾题记没有看到,尽管此书挂漏很多,但他学识广博、注释南海之地理名物,皆非前人所能及。此书有商务印书馆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玄言新记道德

    见王弼《老子注》。

  • 远游略

    不分卷。清黄表(生卒年不详)撰。表字君开,吴县(今苏州市)人。表奔走南北,闽粤燕都无所不至,或为人幕僚,或营商业。该书记其一生之经历,兼及时事,康熙间社会情况,及当时各地告谕书疏,如吴三桂征缅之捷报、

  • 增寿千字文

    一卷。清冯嗣京(生卒年不详)撰。嗣京字又三,号留士,又号柳墅,浙江桐乡人。康熙中岁贡生,官湖州府长兴县训导。著有《因树屋小草》、《梓红亭游稿》等。是编因周兴嗣《千字文》重一“洁”字,安章布句亦嫌无伦次

  • 遂生集

    十二卷。清王晫(1636-?)撰。王晫字丹麓,号木庵、松溪子,浙江仁和(今浙江衢县)人。顺治间诸生,少时得喉疾,废弃举业,居家读书。康熙十七年诏求博学隐逸之士,京师人多推荐,王晫不应,杜门读书,喜爱诗

  • 玉堂杂记

    三卷。宋周必大(1126-1204)撰。周必大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,字子充,一字弘道,号平园老叟。高宗绍兴二十一年(1151)进士,中博学宏词。授徽州司户参军。孝宗时任起居郎,迁权中书舍人。历枢

  • 俟医浅说

    一卷。英国虎伯(生卒年不详),英国石美玉(生卒年不详)译。此书论及病家宜知的急救知识。包括病房药柜、看护、小儿病症、大肠病症、伤科病症及中毒、传染症、产科及其他杂症十四篇。末附中西病证译名。此书通俗浅

  • 国朝金文著录表补遗

    二卷。鲍鼎撰。鲍鼎。详见《铁云藏龟释文》条。民初王国维著有《宋代金文著录表》及《国朝金文著录表》。以后由于新出土古器不穷,有关金石文字著作也与日俱增。鲍鼎所著补遗二卷,系根据《西清古鉴》、《西清续鉴》

  • 中国声韵学

    四编十五章。姜亮夫著。姜亮夫(1902-)原名寅清,以字行,云南昭通县人。1926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研究科,后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攻读语言文字学。1928年起任大夏大学、复旦大学等校教授。1935年至1

  • 大学古今本通考

    十二卷。明刘斯源编。斯源字宪仲,临川(今江西临川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此书成于万历三十六年(1608),先列朱熹《大学》改本,然后列《礼记》古本,再列魏石经本,再列二程改本,并以宋、元、明诸儒说《大学》

  • 孟子正义

    ① 十四卷。东汉赵岐注,题为宋孙奭疏,实不可信。朱熹《语录》以为是南宋邵武士人伪托孙奭所疏,并且称“蔡季通识其人”。邵武旧属闽,士人是对年纪大的儒生的一般称谓,但后人多方推求,终于难以确定作伪者为何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