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透帘细草

透帘细草

无卷数。不知著者。这是一本元末明初的商业算书,原本已佚,现仅有残本,是从鲍廷博《知不足斋丛书》第二十七卷中发现收有五十四问(载于杨辉的《续古摘奇算法》之前)和《永乐大典》中录出的十七问,共计得七十一问。其内容比较简单,算法包括四则运算和开方运算,有较强的实用性。七十一问的内容有《九章》中的盈不足、衰分、工程、均输、少广、商功等一般应用题和堆垛问题,还有一些游戏题(如犬追兔问题),但主要是钱物换算的商业问题。值得注意的是,《透帘细草》中有些题与《丁巨算法》之题一字不差,这两本算书之间有某种联系。例如《永乐大典》本第二题:“元雇车一两,议行道一千里,载重一千二百斤,与钞七十五两,今添重三百六十斤,行一千三百里,问与钞几何?答曰:一百二十六两七钱五分。草曰:元与钱七千五百,乘今行道一千三百里,得九百七十五万,又以今载重一千五百六十乘之,得一百五十二亿一千万为实,元行道一千里,乘元载重一千二百斤得一百二十万为法,除之,得今与脚钱,合问。”其解法与《丁巨算法》完全相同,但未有给出一般解法,可以推测,《透帘细草》成书年代当在1355年之前。其体例为每题后有答和法,给出答数和具体的计算方法。对于那些典型题或较复杂的计算题最后还列出“草曰”,讲解具体的解题步骤,尤其是开平方、开立方问题,其演算步骤更是详加叙述,颇便学习。另外,按题法所云,“透帘”是一种开立方的方法,例见:“今有立方积四千九百八十三万六千三百三十二尺,问立方一面多少?答曰:三百六十八尺。法曰:开立方除之。旧草冗繁,今以透帘开之。草曰:(下略草)。”在草曰中给出了一种开立方的算法程序,与旧法相比较并未见有多少简便之处,而作者却以此作为书名,可见是其最为得意之事。《透帘细草》残本有鲍廷博刻《知不足斋丛书》本(内录五十四问,现藏浙江省图书馆);《永乐大典》卷一六三四三至卷一六三四四中有十七问,现已为李俨于《十三、十四世纪中国民间数学》收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词家辨证

    一卷。清李良年(1635-1694)撰。李良年生平事迹见《秋锦山房词》。两宋以来笔记诗话中,论词甚多,良年因辑录之。前无序目,内无标题,采辑既不完备,体例亦芜杂不伦。如第九叶《醉翁琴趣》外篇一节,见于

  • 吴氏诗话

    二卷。宋吴氏撰。吴氏为宋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是书载曹溶《学海类编》中,核其文,即摘自吴子良《林下偶谈》中论诗之语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列为存目,并加以介绍。

  • 忠义水浒传

    见《水浒传》。

  • 救荒备览

    四卷。清劳潼撰。劳潼,字润之,号莪野。广东南海人。乾隆举人。官国子监学正。著有《四书择粹》、《孝经考异》、《读史随笔》、《荷经堂稿》。是书卷一录王汝南《赈恤纂要》,卷二摘录蒋伊《臣鉴录》“在官事实”六

  • 四焉斋诗集

    六卷。附《梯仙阁余课》一卷,《拂珠楼偶抄》二卷。清曹一士(1678——1736)撰。曹一士字谔庭,号济寰,上海人。雍正八年(1730)进士,官至兵科给事中。本编乃其诗集,《石仓世纂》之第四种。附载《梯

  • 朱注发明

    十九卷。清王掞撰。王掞号颛庵,江苏太仓(今江苏太仓)人。太常王时敏之子,官至文渊阁大学士。是书无序,有钱之骏所作凡例,依次为《大学》、《论语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孟子》,以为统系次第应如此。王掞笃信朱子,就

  • 千一疏

    二十二卷。明程涓(生卒年不详)撰。程涓工诗文,自幼聪明,十岁随父定居辰州(今湖南省沅陵县),作《辰阳楼赋》,为此人们以圣童看待他。他与同里吴茂文友好,经常往来,宾朋畅饮,酬唱为乐,著有《巨源集》。《千

  • 石渠宝笈

    四十四卷。清张照、梁诗正、励宗万、张若霭、庄有恭、裘曰修、陈邦彦、观宝、董邦达等人奉敕编撰。时乾隆九年(1744),与《秘殿珠林》同时稍后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误为乾隆十九年。此书最先为“上谕”,次为

  • 卓异记

    一卷。旧题唐李翱撰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作“陈翱”,原注云:“宪穆时人”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有李翱《卓异记》一卷,又有一本作陈翱,注云:“一作翱”。《四库提要》考其均不确。书中所记多为唐代盛事,故题名“卓

  • 论语小言

    一卷。清俞樾(详见《论语郑义》)撰。樾著有《论语郑义》、《续论语骈枝》。是书杂引古今事语,以证《论语》。其体例与《韩诗外传》相似。因其非说经之大道,故名小言。虽是小道,其说也颇有意义。该书有《春在堂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