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转注古音略 奇字韵

转注古音略 奇字韵

共十卷,各五卷。《转注古音略》另附《古音后语》一卷。明杨慎撰。《转注古音略》卷首有嘉靖壬辰(1532年)春二月吴兴顾应祥序及杨慎《答李仁夫论转注书》。杨氏不赞成宋人叶韵,认为宋人叶韵是无标准的,是乱来的。而《毛诗》、《楚辞》之协韵是有标准的,是从转注而来的。叶韵之说始于沈重《毛诗音义》(见《经典释文》),后颜师古注《汉书》、李善注《文选》并袭用之,后人之称叶韵自此而误,然与六书之转注渺不相涉。慎书仍用叶韵之说,而移易其名于转注也。杨氏云:转注,六书之变也。自沈约之韵一出,作诗者据以为定,若法家之玉条金科,而古学遂失传矣。故凡见于经传子集与今韵殊者,悉谓之古音。转注也,古音也,一也,非有二也。杨氏云私心窃病才老之书多杂宋人之作,而于经典注疏、子史杂家尚多遗逸。是书于才老所取已备者不复载。间有复者,或因其谬音误解改而正之、单闻孤证补而广之,故非剿说雷同也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云:“即就慎书论之,所注转音亦多舛误。……如蒸韵之‘朋’字,慎引《逸诗》:‘翘翘车乘,招我以弓。岂不欲往,畏我友朋。’谓当转入一东。不知‘弓’古音肱,有《小戎》、《采绿》、《閟宫》及《楚辞·九歌》诸条可证,则‘弓’当从‘朋’转,‘朋’不当读为‘蓬’也。如此之类,皆昧于古音之本。以其引证颇博,亦有足供考证者,故顾炎武作《唐韵正》犹有取焉。”所附《古音后语》一卷,乃他人记录杨氏有关六书及古音的议论,并抄录他人论字书音韵的一篇札记。《奇字韵》亦杨慎所撰。按一东二冬三江四支顺序,搜辑奇字,注其音释其义,并引群书为证。《转注古音略》有明嘉靖李元阳刊本、《函海》本等。《奇字韵》亦有《函海》本。《丛书集成》初编据《函海》本影印,并把《转注古音略》与《奇字谱》汇为一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江道编

    一卷。齐召南撰。齐召南,天台人。《江道编》小方壶斋本,共一卷。首列金沙、雅砻二源。以下依次叙述所会之沱、涪、黔诸江以及洞庭湖与汉水。谓经东流望江,至江南界。循江阴,抵昭文白茅镇,至崇明西明北是为入海之

  • 湖上草堂诗

    一卷。清朱崇道(约1730年前后在世)撰。朱崇道字带存,崇勋之弟,历城(今山东历城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崇道工诗,著有《湖上草堂诗》。寥寥数篇,不成卷帙。其诗价值不高,故无诗名。该书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列入

  • 鲁不鲁乞东游记

    法国人、天主教方济各会教士鲁不鲁乞(Guillaume de Rubruquis,约1215-1270,又译卢卜鲁克)的行记。1253年,鲁不鲁乞受法国国王派遣出使蒙古。是年底,他到达蒙哥汗冬季行宫,

  • 云窗丛刻

    十种,十四卷。清末民国罗振玉(1866-1940)编。罗振玉字叔蕴,浙江上虞人。此丛书为罗振玉侨居日本时,汇辑所获唐人写本、魏齐石刻、宋元人集部著作、近人手稿,以及他自己和王国维二人的著作,仿古香斋袖

  • 二酉园诗集

    十二卷。《文集》十四卷。《续集》二十三卷。明陈文烛(1535-?)撰。陈文烛,字玉叔,湖北沔阳人,卒年不详。嘉靖四十四年(1565)进士。官至南京大理寺卿。是集分为诗集十二卷,文集十四卷,续集二十三卷

  • 寿宁县志

    八卷,清赵廷玑修,王锡卣纂。赵廷玑,字浚之,浙江山阴人。康熙二十四年(1685)任寿宁县知县。王锡卣,寿宁县儒学教谕。考寿宁县志,创修于明景泰间。二修于嘉靖二十七年邑令张鹤年。三修于万历二十三年邑令戴

  • 古邠诗义

    一卷。清许宗寅撰。宗寅字吾田,初名畹,字芗韭,桐城(今安徽省桐城县)人。此书卷首有晁贻端序,又有宗寅自序及后序。认为“邠(今《诗经》作豳)”地所出之诗,为周朝先代所遗。根据明代何楷《诗经世本古义》,定

  • 本草纲目

    五十二卷。明李时珍(1518-1593)撰。李时珍字东壁,号濒湖山人,蕲州(今湖北蕲春)人。李时珍出生于一个世医家庭。祖父即行医,父亲李言闻,又名李月池,系当地名医,曾做过“太医吏目”,著有《四珍发明

  • 经问

    十八卷。《经问补》三卷。清毛奇龄(详见《仲氏易》)撰。此书为奇龄说经之语,其门人录之成编,皆一问一答,所以取名《经问》。《经问补》三卷,是其子远宗所补录,体例与前者相同。此书对诸经的训释证佐分明,可称

  • 南浦

    风悲画角,听单于三弄谯门。投宿骎骎征骑,飞雪满孤村。酒市渐阑灯火,正敲窗乱叶舞纷纷。送数声惊雁,乍离烟水,嘹唳度寒云。好在半胧淡月,到如今、无处不销魂。故国梅花归梦,愁损绿罗裙。为问暗香闲艳,也相思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