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中论

读中论

一卷。清俞樾撰。是书为读徐干《中论》随笔所记。其“召忽仗师”、“微子介于石不终日”二节,补说精义,虽未属实,可供参考。校正字句,如《谴交》篇,“五比为闾,使之相爱,以岁登其大夫,察其众寡。”俞樾据《周官》以正之,谊无可疑。然如《治学》篇,“述千载之上,若共一时,论殊俗之类,若与同室,上用共,下用与,谊同而文异,古书之常例也。俞樾必欲改“共”为“与”,则拘泥而失其真矣!《贯验》篇,“故善钓者,不易渊而殉鱼。”俞樾疑“易”为“”,亦不可信。即《法象》篇,书曰,“慎始而敬终,以不困。”俞樾据伪古文《尚书》及《左传》,以为脱一“终”字,其说为是。然《逸周书·常训解》,“慎微以始而敬终,乃不困,终字不重,此尚待斟酌校正。有《春在堂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填词名解

    四卷。清毛先舒(1620-1688)撰。毛先舒字稚黄,一名骙,字驰黄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少即能诗,与陆圻、柴绍炳、吴百朋等人相倡和,时称“西泠十子”。著有《声韵丛说》、《思古堂十四种书》等。本书主

  • 黄帝阴符经集注

    见李筌等《阴符经解》。

  • 靖海纪事

    二卷。即《靖海记》三卷。

  • 读左札记

    一卷。刘师培撰。刘师培的曾祖父刘文淇曾掇拾贾逵、服虔、郑玄三家旧注,进行疏通证明,广征博引,上采刘歆、许慎等人的师说,近采顾炎武、惠栋、焦循、洪亮吉等人的遗编,以自己的观点进行评断,成《左传旧注疏证》

  • 异域录

    一卷。图理琛撰。图理琛(1667-1740),清满洲正黄旗人。阿额觉罗氏。由例监选取翻译,后考授内阁中书,从优升侍读。康熙五十一年(1712)奉命出使土尔扈特。五月二十日自京师起程,出张家口,至蒙古满

  • 小兰陔集

    十二卷。清谢道承(约1736年前后在世)撰。谢道承,字又绍,号古梅,闽县(今福建省闽侯县)人,康熙六十年(1721)进士,官至内阁学士兼侍郎。本集诗十卷,文二卷。道承假归养亲,取“南陔补亡诗”语名集。

  • 书经札记

    无卷数。清顾昺(详见《周易钞》)撰。《书经札记》一书取明陈第《尚书疏衍》之说,认为东晋梅赜所献古文《尚书》非为伪书。冠以古文今文辨,对诸家考证予以反驳,而以《大禹谟》、《咸有一德》诸篇中某些文句较为古

  • 沈氏改正揲蓍法

    一卷。近人杭辛斋撰。杭氏同乡沈善登曾著《需时眇言》十卷,论述《周易》之中的象、数、筮,进而阐明《易》之大旨。杭氏以为此书虽精严详密,但叙述过于繁复,使读者很难看懂。故节录其《原筮》一篇中的观点及揲蓍图

  • 德阳县续志

    四十五卷,清吴经世修,吴闻世、廖家驿纂。吴经世,钱塘(今杭州)人,曾任德阳县知县。吴闻世,钱塘(今杭州)人,经世兄。廖家驿,邑人,解元。兹编为续乾隆阚志而作。《德阳县续志》嘉庆二十年(1815)刻本,

  • 裨农最要

    三卷。清陈开沚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开沚,字宛溪,四川三台县人。家世清贫,亲身从事农业生产,同时也植桑养蚕。经过十余年的劳作,受益颇多,使他较为深刻地理解了农田生产与植桑养蚕的关系,认识到农桑并举更有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