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诗经小学录

诗经小学录

四卷。清臧庸(1676-1811)撰。臧庸本名镛堂,字在东,更字西成,号拜经。江苏武进县人。臧琳的玄孙。清代经学家。师事卢文弨,并从钱大昕、段玉裁等讨论学术。曾助阮元编辑《经传纂诂》、《十三经注疏校勘记》。精于校雠,卢文弨称其“天下校书第一”。治学根据经传,剖析精微,曾依臧琳《经义杂记》的体例,撰成《拜经日记》,这是诠释古书疑义、校勘误字音读的札记。他的著述颇富,辑著还有《孝经考异》、《臧氏文献考》、《子夏易传》、《诗考异》、《韩诗遗说》、《毛诗马王微》、《说文旧音考》、《尔雅古注》、《拜经堂文集》等。是编盖就段玉裁所著《诗经小学》删烦纂要而成。篇首有臧氏自序,谓《诗经小学》,全书数十篇,亦段君所授读,镛堂善之。为删烦纂要,“国风”、“小、大雅”、“颂”,各录成一卷,以自省览。后段君来见之,喜曰:“精华尽在此矣!”当即以此付梓。又云段君所著《尚书撰要》、《诗经小学》、《仪礼汉书考》,皆不自付梓,有代为开雕者,又不果。而此编出镛手录,卷帙无多。复念十年知己之德,遂典裘以畀剞劂氏。是以足见昔贤治学之虚心,与交友之风义矣。其书凡四卷,风、小雅、大雅、颂各为一卷,校之经韵楼所刊段氏《诗经小学》,大体无殊,故疑段氏原书,即臧氏自序所谓数十篇者,实未尝刊行,经韵楼所刊,盖即臧氏手录之本。其书以六书假借之谊,明诗传训诂之旨,颇称精审。其于音韵,多用十七部之说。是书有乾隆五十六年(1791)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圭塘款乃集

    二卷。元许有壬(1287-1364)等撰。许有壬字可用。汤阴(今属河南)人。延祐二年(1315)进士及第。官至御史中丞,中书左丞。同见《至正集》)等撰。至正八年(1348),许有壬既致仕归,以赐金得康

  • 春秋意林

    二卷。宋刘敞(详见《春秋权衡》)撰。此书体裁类似经义、史论。所论虽为《春秋》经传,实则多寓借古喻今,针砭时事之意。故《四库提要》称此书“其间正名分、别嫌疑、大义微言灼然圣人之意者亦颇不少”。但此书艰涩

  • 醒世恒言

    四十卷。明冯梦龙(详见《古今小说》)编撰。白话小说集,为“三言”的第三集。收宋、元、明时期话本、拟话本四十篇,都经过冯氏加工整理,形式、风格统一。此集比《古今小说》、《警世通言》略后问世,所收宋元话本

  • 周易通解

    三卷。释义一卷。清卞斌(1778-1850)撰。卞斌,字叔均,号雅堂。浙江归安(今吴兴)人。嘉庆六年(1801)进士,曾官至光禄寺少卿。乞归后主讲紫阳书院。一生著作颇丰。除此书外,有《尚书集解》三十卷

  • 靖海卫志

    十二卷,增补一卷。佚名纂。此志记事至清康熙六十年(1667)。按靖海古名普庵郡,明魏国公徐达平定东牟,草创卫治。明洪武三十一年(1398)始筑石城。此志前后损坏,书中文字多漶漫,几不可识。全书十二卷增

  • 梅村先生遗诗一册

    不分卷。清汪士铎(生平见《汪梅村先生文集》)撰。该册共有古今体诗二百一十七首,在士铎卒后三十年,由同乡邓之诚冬游太原书铺,购得《手书乙卯随笔》、《丙辰备遗录》、《忆亡尘语录》、《健亡偶识》四种稿本。前

  • 尚书未定稿

    二卷。清茹敦和撰。茹敦和字逊来,浙江会稽人,生卒年不详。自从清初毛奇龄作《古文尚书冤词》以来,清代为东晋《古文尚书》争辩者很多。此书是专门为《孔传》而辨者,如本书云:“《艺文志》言成帝时使谒者陈农求遗

  • 五经辨讹

    五卷。清吕治平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号愚庵,海宁(今浙江海宁)人。顺治中岁贡生,官德清县教谕。此书考论五经疑义,皆就坊本有传写之讹及注释之讹者,一一辨驳其是非,至于经文之旨,并不见阐发,不过为科举作文之用

  • 苗氏说文四种

    二十卷。清苗夔(1783-1857)撰。苗夔字先麓,亦作仙簏,直隶肃宁(今河北献县)人。道光辛卯(1831年)举优贡生,后进入祁隽藻幕府任职。不久去职,主讲于翼经书院。爱好六书形声之学,攻治许慎《说文

  • 读礼丛钞十六种

    十六卷。清李辅耀编。李辅耀,生卒年不详,字幼梅,湖南湘阴人,同治庚午(1870年)优贡,光绪丙子副贡,官浙江候补道。事母至孝,当他的母亲徐氏去世守丧时,哀痛倍至,而动辄以古礼行事。将母亲灵柩安葬在长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