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蒿庵类稿

蒿庵类稿

三十二卷。《续稿》三卷。清冯煦(1843-1927)撰。冯煦,字梦华,号蒿庵,晚年自称蒿隐公,江苏丹徒(今镇江)人。光绪进士,授编修,官至知府、按察使、布政使、巡抚。任安徽巡抚间,上书清廷请用尊主庇民之臣,为满族权贵所不满,罢官回籍。1910年被起用为查赈大臣。清帝退位后,归隐故里。民国成立后,受命督办赈务。总纂《江南通志》,辑有《宋六十一家词选》,著有《蒙香室词集》。其日记为研究晚清社会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。《蒿庵类稿》是作者手定稿卷,共三十二卷:卷一、卷二赋五十二篇;卷三至卷八诗七百五十九首;卷九、卷十词一百四十一阕;卷十一至卷三十杂著二百四十一篇;卷三十一为彭城答问;卷三十二为安吴书谱。冯煦曾历游楚、蜀,读天禄秘籍,且遭际坎坷,而散、骈两体渊懿典丽,骎骎入古诗,则无体不工,兼善倚声,充其所诣,卓然为东南名宿。其晚年所作,则多抒其抑郁、无聊之思。是书为民国二年(1913)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雍诫勖浅言

    一卷。明傅新德(生卒年不详)撰。傅新德字元明,又字商盘,定襄(今属山西)人。万历十七年(1589)中进士。官至国子监祭酒,赠礼部右侍郎。此书是任国子监司业署祭酒时训导诸生之文。凡诫言八条,为《淫荡》、

  • 礼记郑注正字考

    二十卷。清叶德辉(1864-1927)撰。德辉,字焕彬,一字作奠彬,号直山,亦号郋园,湖南湘潭(今湘潭市)人。光绪十八年(1882)进士、官吏部主事,次年返乡,从事著述。德辉政治上极保守,反对梁启超、

  • 读孟子札记

    无卷数。清崔纪撰。崔纪详《成均课讲周易》条。该书以《孟子》比附《大学》,认为《孟子》七篇大旨均出于《大学》,如《孟子》中的“性情”即《大学》中的“明德”;《孟子》中的“养气”即《大学》中的“明之”等等

  • 朱子大同集

    十三卷。宋陈利用(生卒年均不详)编。明林希元(约1522前后在世)增辑。林希元字懋贞,一作茂贞,号次崖,晋江人。生平详见《易注存疑》(辞目)。此集共十三卷。皆朱子官同安时所作。考《朱子年谱》二十四岁为

  • 东洲集

    二十卷。明崔桐撰。崔桐,字来风,浙江海门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正德十二年(1517)进士,授编修。武宗议南巡,上疏力谏,被廷杖。嘉靖中,终礼部右侍郎。桐事迹附见《明史·舒芬传》,桐与芬俱以疏谏南巡廷杖故。

  • 锄经余草

    十六卷。清王文清(公元1688-1779)撰。王文清,字廷鉴,一字九溪,湖南宁乡人,年九十二岁。少工文学,雍正二年(1724)进士,官岳州教授,乾隆初,以荐为三礼,律吕各馆纂修官,补内阁中书,考授御史

  • 辨定嘉靖大礼议

    二卷。清毛奇龄(1623-1716)撰。毛奇龄字大可,一字齐于。本名甡,字初晴,又以郡望称“西河”。浙江萧山人。清代经学家、文学家。康熙时任翰林院检讨,明史馆纂修等职。其著述丰赡,好持异说,敢于立言。

  • 方建元诗集

    十二卷。《续集》一卷。明方于鲁撰。方于鲁,初名大滶,字行。后改于鲁,字建之。安徽歙县人。生卒年不详。著有《方氏墨谱》等。此编前集以各体分编,总名《佳日楼记》。续集仅诗二十九首,文一篇,题曰《师心草》,

  • 石迹记

    一卷。未著编撰人姓名。书中所载碑刻,虽迄于金元,但从地理称谓上看,称江南不称南直隶,称江宁不称应天府,可推知为清代人所著。书中所录碑刻,分地编载。有些重要石刻没有收录,如杭州府南宋“石经”等;又如书中

  • 四书测

    六卷。明万尚烈撰。尚烈字思文,南昌(今江西南昌)人。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。书前有万历三十九年(1611)作者自序。该书独尊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古本,而诠解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则常援引佛理,如用佛教因果轮回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