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能改斋漫录

能改斋漫录

十八卷。南宋吴曾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曾字虎臣,抚州崇仁(今属江西)人。应试不第,绍兴十一年(1141),献所著书,补右迪功郎,后历敕令所删定官、右承奉郎、宗正寺主簿、太常丞、吏部郎官、工部郎中等,后出知严州,致仕卒。吴曾博学多才,经史百家无所不读,一有心得,随笔记之,以成此书。全书以类相从,共分事始、辨误、事实、沿袭、地理、议论、记诗、谨正、记事、记文、方物、乐府、神仙鬼怪等十三类,类下分条记述,共二千余条。对史事、名物制度、诗文典故等征引繁富,考证颇详。因吴曾记诵渊博,“故援据极为赅洽,辨析亦多精核”(《四库全书总目》)。但因其党附秦桧,为众论所不满。刘昌诗《芦浦笔记》曾摘其舛误十一条,又称其《比事》门(今本已无比事之名)多所漏略。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亦摘其中论“佛法与天地并原”一条,为所学之诬妄,并称诟訾前贤不少。吴曾依附秦桧,书中对桧事多有记载,如孙仲鳌贺秦桧诗、曾惇上秦桧书事十绝句等,皆胪载无遗,因为时人及后人诟病。然此书征引博洽,考证大体精核,当时虽恶其人,而诸家考证之文,则不能不征引其说,广为传播,与洪迈《容斋随笔》几乎不相上下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谓“置其人品而论其学问,弃其瑕类而取其英华”,该书“在南宋说部之中,要称佳本。则亦未可竟废矣。”当为公允之论。此书成书后不知何时刻版,周辉《清波杂志》谓其书记荆王元俨戏剧批判及宗室子好尚之僻诸事,有论其不该记载者,因被旨毁版。盛如梓《恕斋丛谈》又载,当时有知麻城县郑显文者,遣其子郑之翰赴御史台论吴曾事涉讪谤,结果,吴曾、郑显文被各降两官,臣僚不满,交相上奏,乃罢黜郑显文,送其子汀州编管。后京镗爱其书,始版行。两书记载不一,不知孰是。然元初以来刊本久绝,确为实事。后明人从秘阁抄出,其书乃传。秘阁抄本原缺首尾二卷,焦竑家藏传写之本遂以第二卷和第十七卷各分为两卷,以补足其数。后传本各异,或分卷各殊,或分类次序颠倒,或并为十五卷,或以第十一卷分作两卷而并第九卷于第八卷内,或无“谨正”一类而并入“记事”类中,或多“类对”一门、“诙谐戏谑”一门等,皆因辗转缮录,不免意为改窜,所以参错百出,莫知孰为原帙。清修《四库全书》时重为整理,仍定为十八卷。今传本不一,《墨海金壶》、《守山阁丛书》、《笔记小说大观》等丛书本为十八卷,《词话丛编》本为二卷,宛委山堂《说郛》本节选一卷。《武英殿聚珍版》及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为十八卷,又附清孙星华辑《拾遗》一卷,为较好版本。1960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、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分别出版,1987年,中国商业出版社又出版了王仁湘注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老子道德真经

    ①见《老子》。②见王弼《老子注》。

  • 平乡县志

    ①十二卷。清杨乔纂修。杨乔,字南木,号莲渠,浙江缙云人,乾隆十二年(1747)任平乡县令后,即立意修志,于十六年(1751)始集邑人动手纂辑,历三月而成书。其山川门记淦河及旧漳河水道流经之地颇为详细,

  • 经略洪承畴奏对笔记

    二卷。清洪承畴撰。承畴字亨九,南安人。明万历十四年(1586)进士,官至蓟辽总督,入清后官大学士,经略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,谥文襄。承畴虽负明恩,却有大功于清,开国宏规,多其手定,保全汉人生计

  • 万泉县志

    ①八卷。清瞿亮邦纂修。瞿亮邦字敬六,江苏常熟县人,出身例贡,康熙四十四年(1705)任万泉知县,四十七年(1708)升任中书科中书。考万泉县志,始修于明万历十三年(1585)知县符嘉训,续修于顺治十七

  • 易确

    二十卷。清许桂林撰。桂林字同叔,一字月南,辽宁海城人,嘉庆举人,专于易学。此书历数年编成,卷首有自序,叙述成书之原委;卷一至卷六为总论、易图、易理、易数、易用、易表六篇,卷七至卷十八为易说,均依本经为

  • 诗经喈凤详解

    八卷。清陈抒考撰,汪基增订。陈抒考字百先,江西新昌(今江西省宜丰县)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汪基字敬堂,江苏星源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此书卷首有吴启训昆序及汪基例言。书名喈凤,是沿袭坊选古文之名。此书是

  • 吴县志

    八十卷。曹允源、李根源纂。李根源(1879-1965),字印泉,别号高黎贡山人,云南腾冲人。嗜学善书。留学日本,追随孙中山革命,是云南“重九”起义的主要领导者。曾任省长、云贵监察使、内阁总理等职。著作

  • 昆山人物志

    十卷。明方鹏(生卒不详)撰。方鹏,字子凤,亦字时举,昆山(今江苏省昆山县)人,明正德三年(1508)进士,官至太常寺卿。《昆山人物志》记载昆山先哲姓名事迹,分名贤(6人)、节行(28人)、文学(37人

  • 寿阳县志

    ①八卷。清吴祚昌纂修。吴祚昌字泰毓,江苏淮阴人,康熙初年任寿阳县知县。寿阳县志自明万历时,一增修之,直至康熙十一年(1672),祚昌始重辑纂。《寿阳县志》康熙十一年刻本。此编上自明万历、下迄康熙十一年

  • 经世策

    一卷。明魏校(1483-1543)撰。校字子才,祖先本姓李,号庄渠,昆山(今属江苏)人。弘治进士,官至太常寺卿,掌国子监祭酒事。私淑胡居仁主敬之学,而贯通诸儒之说,择执尤精。著有《周礼沿革传》、《大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