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等韵切音指南

等韵切音指南

一卷。撰人不详。清劳乃宣《等韵一得·外篇》云:“考后一书(案指《等韵切音指南》)二十四图,与刘氏《切韵指南》二十四图大略相同,惟次序不同。与刘氏为一家之学。”这部韵图是改并刘鉴的《切韵指南》而成,与刘书一样分十六摄,列二十四图。各图的格式及列字也与刘书一致。此书与《切韵指南》的差异,罗常培《通志七音略研究》归纳为七点:(1)韵摄次第不同。《切韵指南》以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曾梗流深咸为序;《切音指南》则以果假梗曾通止蟹遇山咸深臻江宕效流为序。(2)各摄之开合口不同;《切韵指南》以止、蟹、臻、山、果、假、宕、曾、梗九摄各有开合二呼;以通、江、遇、效、流、深、咸七摄为独韵。《切音指南》改江摄为开口;改效、流、深、咸为开口;改通、遇为合口。(3)唇音开合口之配列不同。(4)正齿音二三等之分划不同。(5)止摄齿头音及唇音之等第不同。止摄齿头音“资雌慈思词”等十九字,《切韵指南》原在四等,《切音指南》改列一等。(6)入声之系统不同。《切韵指南》蟹摄合口三等屋韵之“竹畜逐”,《切音指南》易以术韵之“黜术”,足证[-k][-t]两尾已混而不分。(7)字母之标目不同。《切音指南》一方面因袭《切韵指南》传统,在分四等、保存三十六字母、保留[-m]尾各韵和入声各韵等方面,都是对中古语音的保留,与清代实际语音不合。另一方面,它也根据清初的实际语音进行部分改革,对语音变化有所反映。是书载于《康熙字典》卷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简尺牍编注

    十卷。宋孙觌(1081-1169)编。其生平履历见《鸿庆居士集四十二卷》条。其门人李祖尧为之注。其注中多取孙觌自著诗文以资考证。因李祖尧亲从孙觌游、较之任渊注陈师道、黄庭坚诗闻见更为有据。注释准确,典

  • 元韵谱

    五十四卷。明乔中和撰。中和字还一,内邱(今河北内丘县)人。崇祯中贡生,官垣曲令,太原府通判。通韵学,尚著《说易》。卷首有万历三十九年(1611年)自序,书约刊于是年。此书用语音牵合阴阳、律吕、刚柔等,

  • 孝经刊误

    一卷。宋朱熹(见《周易本义》)撰。该书成于淳熙十三年(1186),时熹57岁,主管华州云台观。该书取古文《孝经》分为“经”一章,“传”十四章,删旧文二百二十三字。书后有《自记》曰:“熹旧见衡山胡侍郎(

  • 东南纪闻

    三卷。撰者不详。从所载的内容看,大约是宋末、元初人所作。此书元以前诸家书目均不载,原本早已亡佚,卷数无考。清修《四库全书》时,馆臣从《永乐大典》中录出,分成三卷。共计八十四条,书中内容大部分是追记南宋

  • 秘传眼科龙木论

    见《眼科龙木论》。

  • 宗谱纂要

    一卷。明王应昌撰,王锬续成。应昌字亮之,嵊县(今属浙江)人,生卒不详,万历元年(1573)举人。锬乃应昌子,字长颖,入清后官上海县知县,生卒亦不详。该书主要记叙历代理学源流,分开天第一组,承天第一宗,

  • 研山斋图绘集览

    二卷。不著撰人姓名。卷首有“退翁小序”,退翁是孙承泽别号。书中又多称“先宫保公评”之语,可能是孙承泽采掇旧文,为古来画家作传,而草创未完,其后人抄录成书,又以所画跋附缀于后,而成此书。此书记自古以来画

  • 天禄阁外史

    八卷。旧本题汉黄宪(生卒年不详)撰。此书前有晋谢安、唐田宏、陆贽题词,每篇又有宋韩洎赞,王鏊为之序。但这些词文语句鄙陋,内容、风格如出一辙,显系一人所为。又朱国桢《涌幢小品》记载,徐应雷《黄叔度二诬辨

  • 桐山老农集

    四卷。元鲁贞撰。贞字起贞。自号桐山老农。开化(今属浙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此集包括文三卷,诗一卷。凡元代所作皆题至正年号,入明以后,惟题甲子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评曰:“诗不出元末之格,且间有累句,殊非所长

  • 芜园诗集

    六卷。明葛征奇(?-1645)撰。葛征奇,字无奇,号介龛,浙江海宁人。生卒不详。崇祯元年(1628)进士。官至光禄寺少卿。告归遨游湖山间,故其诗颇有闲适之致。集中多及其家姬“是庵者”,系征奇妾李因之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