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笑道论

笑道论

一卷。北周甄鸾(生卒年不详)撰。甄鸾,中山(今属河北省境内)人,出身世代官宦人家,自幼饱学、“好内典”。入仕为官,为北周开国功臣,有“开国伯臣”之称。北周佛教昌盛,不仅佛道两家多有争执,而且,由于佛教的空前发展,也危及了北周封建社会的财政收入。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周武帝(560-578在位)灭佛事件。在灭佛事件发生前,周武帝于天和四年(569)三月十五日,大集群臣、僧、儒、道士两千余人于正殿,议量三教利弊得失,不欢而散。三月二十日再集,四月初又集,仍争执不下。武帝责令司隶大夫甄鸾详审佛道二教,以定深浅,辨其真伪。甄鸾站在崇佛教的立场,于天和五年(570)上《笑道论》,武帝集群臣详辨此论,认为《笑道论》伤害了道士,便令其在殿庭当场烧毁。至建德三年(574)五月,正式下诏毁佛道二教。《笑道论》因“不笑不名为道”而得名。原为三卷,合三十六条。三卷笑其三洞之名,三十六条,笑其道经三十六部。后来道宣将其删节成一卷。《笑道论》一书,对研究北周佛道教的矛盾斗争以及儒、佛、道三家之间的矛盾斗争均有一定参考价值。现常见版本是《广弘明集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经心书院经解

    二卷。清左绍佐(?-1914在世)辑录。绍佐字季云,号笏卿、竹笏生,湖北应山县人,光绪十五年(1889)进士,官广东南韶连道、雷琼道。绍佐曾任武昌经心书院掌教,此编即辑录一年课士之作而成。其题目有“郑

  • 大全集

    十八卷。明高启(1336-1374)撰。高启,字季迪,江苏长洲(今苏州)人。元末遁居上海松江之青邱,自号青邱子。洪武初,召修元史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,官至户部侍郎,后为魏观因撰《上梁文》被诛,年仅三十九

  • 品花宝鉴

    清陈森(1797-1870)撰。陈森字少逸,号采玉山人,又号石函氏,毗陵(今江苏常州)人。他平生酷爱古文诗赋,科举屡试不第,久寓北京。诗文未传,除本书外,早年客居都中时,曾写过一部《梅花梦》传奇。《品

  • 黄淳父集

    二十四卷。明黄姬水(1509-1574)撰。黄姬水,字表淳,一字淳父,吴县人,生平详见《白下集》条。是编乃万历十三年(1585)其婿顾大思搜集《白下》、《高素斋》二集及所未刊者合刻而成。凡二十四卷。其

  • 癸辛杂识前集

    一卷,后集一卷,续集二卷,别集二卷。宋周密(详见《武林旧事》)撰。全书共六卷,前有自序,称患病期间,与高人、野士恣意谈笑,将其所闻见之事,编成此书。因作于杭州癸辛街寓所,因以名书。此书内容与所作《齐东

  • 诗传蒙求

    分韵不分卷。清黄中撰。中字锐卿,江苏松江(今属上海市)人。此书前有咸丰八年戊午上海刘枢序及黄氏自序。刘序云:“先生年已六十有五,读书颐想,乐此不疲。”此书乃黄氏早岁所作。当时仅就毛诗义类加以纂集。至咸

  • 堇山集

    十五卷。明李堂(1462-1524)撰。李堂,字时升,号堇山,鄞县(今浙江宁波市)人。明成化二十三年(1487)进士,累官至工部右侍郎、总理河道。著有《堇山集》。是集因鄞县有赤堇山,而李堂曾居于其侧,

  • 客话本字

    一卷。清杨恭桓撰。是书包括《客话双字》、《客话叠字》、《客话单字》、《客话源流多本中原音韵考》。搜辑清代嘉应州客方言词一千四百多条,包括单音、双音和多音词。每条先列本字,后博引古籍加以考证,侧重辨析客

  • 毛诗古音述

    一卷。清顾淳编。顾淳字震盂,金匮(今江苏省无锡市)人。生卒年及事迹皆不详,据本书自序知其生活于清咸丰初年前后。是编述而不作,撮取前人成说于一书。考其所依计有陈第《毛诗古音考》、顾炎武《诗本音》、江永《

  • 周礼传

    十卷。《图说》二卷。《翼传》二卷。明王应电撰。王应电(生卒年不详),昆山(今属江苏昆山)人,受业于魏校之门,笃好《周礼》,用力甚深。除著有《周礼传》、《图说》、《翼传》外,还有:《周礼诂》、《同文备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