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程氏春秋初刻三种

程氏春秋初刻三种

九卷,附录一卷。清程廷祚(1691-1767)撰。程廷祚字启生,初名石开,号绵庄,又号青溪居士。江宁(今南京市)人。诸生。青年时代开始致力于研究儒家经典,对天文、地理、兵法、农桑及礼乐之事,造诣颇深。乾隆初,以诸生召试鸿博,未能入第,从此闭门读书,不应科举。在学风上深受唐代朴学家颜师古、李贤的影响。常言:“墨守宋学已非,墨守汉学为大非。”他的著作许多是补充、纠正先儒错误,疏通经文,以实用为目的。著有《易通》、《大易择言》、《彖象求是说》、《诗说》、《论语说》、《周礼说》、《春秋识小录》等书。所著《春秋职官考略》一书,是研究春秋时期各国职官制度的好书。程氏根据《左传》中所反映的各国职官制度,与《周礼》中所载的周代职官制度进行比较,得出异同。发现楚国官制与其他各国官制有着明显的不同,并发现宋国与郑国当时已设立六卿。程氏又用班固《汉书·公卿表》与周代官制进行比较研究,考证出汉代职官制度与周代职官制度的异同。由于历代疆域的变动,行政区划的分合废置,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个地方同时有几个名称,或者几个不同的地方共用一个名称的现象屡见不鲜。后人往往混淆不清。尤其是地理沿革更是难以详尽了解。程廷祚杂采各家之说,对春秋时期地名进行追本溯源的考证,写出了《春秋地名辨异》一书。古代名人学士,不仅有名,有字,往往还有别号、自号等。程氏在治经的过程中,发现《左传》于人物的姓氏、名号时有张冠李戴的现象,为此程廷祚著《春秋人名辨异》一书,对《左传》中人物姓氏、名号进行了比较全面考证。《程氏春秋初刻三种》目录:《春秋职官考略》三卷,《春秋地名辨异》三卷、附《晋书地理志证今》一卷,《春秋人名辨异》三卷。有清雍正间三近堂刊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经文字疑

    三卷。清孔继涵(1739-1783)撰。继涵字体生,号蕴谷,山东曲阜人,孔广森之叔。乾隆辛卯进士,官户部郎中。继涵博综诸学,所抄校书数以千计。藏书多达十几万卷,遇到罕见的书即校勘付刻,世传有《微波榭丛

  • 仪礼蒙求

    二卷。清唐仲冕(?-1827)撰。仲冕字六枳,号陶山,湖南善化县(今湖南省东北部)人。乾隆甲午(1774年)举人,癸丑(1793年)进士,知荆溪县,累官陕西布政使,权巡抚,所至之处有惠政,尤其喜欢修治

  • 孝经学

    七卷。曹元弼(详见《孝经六艺大道录》)撰。是书分七卷:一.明例;二.要旨;三.图表;四.会通;五.解纷;六.缺疑;七.流别。明例卷又分三目:一、孝经脉络次第说;二、孝经微言大义略例;三、陈氏澧说孝经要

  • 仙居县志

    二十四卷。清王寿颐、潘纪恩修,王棻、李仲昭纂。王寿颐字少潭,永福人,仙居县知县。王棻字子庄,黄岩人,举人。此志光绪二十年(1894)活字本。全书二十四卷首一卷,分为:卷一至卷三地理志,目为沿革、星野、

  • 诚斋传奇二十四种

    明朱有燉(1379-1439)撰。生平见《诚斋传奇二十六种》。此本存有杂剧二十四种。核其目唯《天香圃牡丹品》,《福禄寿仙官庆会》,《神后山秋狝得驺虞》,《黑旋风仗义疏财》,《洛阳风月牡丹仙》五种为北京

  • 别雅订

    五卷。清许瀚撰。许瀚字印林,日照(今山东日照县)人。道光十五年(1835年)举人,官峄县教谕。博通经史及金石文字,尤精于训诂、校勘,龚自珍称其为北方学者第一。尚著《许印林遗著》一卷,曾校《说文义证》并

  • 全五代诗

    一百卷。清李调元(1734-1803)纂辑。李调元字羹堂,又字赞庵、鹤洲,号雨村、童山蠢翁,绵州罗江(今四川省德阳县)人。清朝戏曲理论家和文学家。乾隆进士。有《雨村曲话》、《童山全集》、《粤风》。此书

  • 越隽厅全志

    十二卷,清孙锵纂修。孙锵,明州人,曾任越隽厅丞。越隽,明以前志无考。清光绪初,厅丞何晒曦以纂辑之任属厅人马忠良,寻旧志,只写本十余页。勤搜博采,粗成四卷。后忠良游定水,始获读四川通志。于是有关越事者,

  • 逃虚子集

    十一卷。《类稿补遗》八卷。明姚广孝(1335-1418)撰。姚广孝幼名天禧,本医家子弟。江苏苏州人。元至正年间出家为僧,法号道衍。晚年自称逃虚老人,又称懒阁翁、独庵老人。入明后永乐帝赐名广孝,字斯道,

  • 风姬易遡

    五卷。明王宣撰。宣字纪卿,又字虚舟。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作王化卿。江西金溪人。该书只论上下经卦爻辞,其《自序》云:“风,伏羲姓;遡风者,溯卦。姬,文、周姓;遡姬者,溯彖爻。独不遡孔者,余观象家,非举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