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表

礼表

一卷。清郑士范(生卒年不详)著。士范,字伯法,一字治亭,凤翔县(今陕西省凤翔县)人。自幼潜心正学,躬行实践,事继母以孝闻。道光二年(1822)解元,以知县拣远贵州,擢平越知州,所至为政清明,颇有政绩。秉性恬淡,不乐仕进,既迁平越,以病求归。家境富裕。回民作难,围城甚急,士范独捐银一万三千两作戒严守城用。三月援兵不至,郑氏自郡守募人突围,赴京乞师。诏发兵,城围始解。回民素敬先生,虽称乱,相戒不敢犯郑氏。先生自少至老未曾一日去书,见异书,必亲手工整抄录,校雠精审。藏书最富,凤郡好学之士多借阅。其诲人,孜孜不倦。一生致力学术,著书甚多,已刻者有《朱子约编》、《朱子年谱》、《许鲁斋年谱》。未刻者有《四书小注约编》、《春秋传注约编》、《三礼表》、《盛世人文集》。《礼表》系郑氏为《礼》经而作,首为《爵命表》,盖本典命职文中言尊贤之等而列之。次为《统国家之表》,凡九:一曰《国家班禄表》,二曰《乡遂井田表》,三曰《乡遂制军表》,四曰《乡遂造士表》,五曰《天官序职表》,六曰《地官序职表》,七曰《春官序职表》,八曰《夏官序职表》,九曰《秋官序职表》。又次为《宫室之表》五:一曰《城宫表》,二曰《宗庙表》,三曰《正寝表》,四曰《燕寝表》,五曰《朝廷表》。又次为《车旗之表》二:一曰《车旗表》,二曰《安车表》。又次为《衣服之表》六:一曰《吉服表》,二曰《朝服表》,三曰《诸侯朝服表》,四曰《燕服表》,五曰《丧服表》,六曰《内服表》。又次为《礼仪之表》十有二:一曰《朝聘礼仪表》,二曰《会同礼仪表》,三曰《诸侯待宾客礼数表》,四曰《诸侯待王从者礼数表》,五曰《诸国相为宾客礼仪表》,六曰《冠礼表》,七曰《婚礼表》,八曰《丧礼表》,九曰《棺槨表》,十曰《祀天神礼表》,十一曰《祀地示礼表》,十二曰《享人鬼礼表》。以《称名表》结束之,共三十六表。各表皆纲纪分明,有条不紊。而作者认为周官去籍之后,仪礼已失去其原来面目。《礼记》为孔氏之徒所论。此已是春秋后期,王室卑微,诸侯国广扩土地,有臣子象季氏比周公富的人很多。礼仪尽废,上下无别,名份莫正,世道混乱。有心人记周礼,希望对社会中王公大夫,士人庶民有所约束,但礼本身在流传中已面目全非。汉注疏家尊孔氏弟子所记礼为经,宋元明诸儒亦多阐发礼之精义,但是于礼之正误,是否尽乃周礼极少辨析。然此表只能依流行的《礼记》来制定,因此心中颇多遗憾。还望后人观会通以行典礼,本朱子命数之说以通之。郑氏作此表,将《礼记》所记之礼分门别类,融会贯通,使人一目了然,有利识读,记诵,亦是治《礼经》一大功臣也。此表有道光间刻本传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酿川集

    十三卷。清许尚质(约1711年前后在世)撰。许尚质,字又文,一字小讷。山阴(今浙江绍兴市)人,本集有赋一卷,杂文二卷,诗二卷,词五卷。宋祖煜序云:“尚质少而业诗,亦喜饮饱,指邑中所谓沈酿川者自号,因以

  • 周易纬史

    无卷数。清钱偲撰。钱偲号坚瓠老人,钱塘(今浙江余杭)人。雍正十年(1732)副榜贡生。此书以卦爻分配史事,所以叫《纬史》。而引事证经在郑氏易注中已有,到了吴园的《易解》、《诚斋易传》才开始将这一宗旨突

  • 洪范后案

    二卷。清王鸣盛(详见《尚书后案》)撰。在《西庄始存稿》中,卷十九至卷二十为《洪范后案》,即《尚书后案》的卷十二。此书一为初稿,一为定本,二者之间略有不同,相对来说初稿较简略而定本稍详细。但是此稿论《河

  • 千家姓文

    一卷。清崔冕(生卒年不详)撰。崔冕字贡收,巢县(今安徽省安庆)人。本书以乡塾所传百家姓为底本。原本语无文义。作者翻阅大量史传,得复姓三十四,单姓九百七十二,共计一千零六姓。作者联属其文,较原书为雅驯,

  • 禹贡谱

    二卷。王澍(1668-1739)撰。澍字篛林,又作若林、若霖,号虚舟,自署二泉寓客。金坛(今属江苏省)人。清代学者。康熙五十一年(1712)进士,改庶吉士,授编修,仕纂修官。历官给事中,累迁吏部员外郎

  • 宝颜堂秘笈

    二百二十六种,四百五十七卷。明陈继儒(详见史部《建文史待》)编辑。“宝颜堂”为编者书室之名。丛书分为正、续、广、普、汇、秘六集,主要有:宋周密《云烟过眼录》、元吾丘衍《学古编》、梁庾肩吾《书品》、明袁

  • 石经考异

    二卷。清杭世骏撰。杭世骏(1695-1772),字大宗,号堇浦,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。乾隆时举博学鸿词科,授编修。因主张“朝廷用人,宜泯满汉之见”,罢归。晚年主讲粤东、扬州书院。学识渊博,长于史学及小

  • 爱吾鼎斋藏器目

    一卷。清李璋煜编。李璋煜,字方赤,山东诸城人。嘉庆二十五年(1820)进士。官至广东布政使。道光三十年(1850)病归。本书著录系李氏藏器,计鼎四件、敦一件、簠一件、簋一件、卣四件、尊一件、举一件、觚

  • 广陵思古篇

    二十九卷。清汪廷儒编纂。汪廷儒,仪征人。此篇共二十九卷,分为:卷一至卷十江都人,卷十一,卷十二甘泉人,卷十三至卷十五仪徽人,卷十六至卷二十高邮人,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四兴化人,卷二十四至卷二十八宝应人,卷

  • 象形文释

    四卷。清徐灏撰。徐氏生平著述,见《说文解字注笺》。是书特为疏证许书所载象形字而作。卷首自序云:“皇古未有文字,先有物象,即有音声,声形谊三者交相为用,而不可须臾离也。夫确无可象而形有所拟,是故书契之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