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灵枢经

灵枢经

十二卷。旧题唐王冰(见《黄帝内经素问》)注,宋史崧(生卒年不详)校正、音释,不确。史崧,南宋绍兴间锦官,家中藏书颇丰,曾据家藏旧本整理过《灵枢经》。《灵枢经》,又称《灵枢》,《黄帝内经灵枢经》,《针经》等。该书约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,非一人一时之作。汉及隋唐志皆不著录。无完整原本传世。隋唐时出现《九灵》、《九墟》及《灵枢》等多种异名传本,后又散佚。至南宋,锦官史崧“参对诸书,再行校正家藏旧本《灵枢》九卷共八十一篇,增修音释,附于卷末,勒为二十四卷。”(《〈灵枢经〉原序》)。这便是后世传本依据。现行本为元人改编,共十二卷。《灵枢经》与《素问》同为我国最古的医学经典,传说二书合为《黄帝内经》。而《灵枢经》又着重于阐发经络、针刺之医理,内容丰富,论述精微严密。每一卷专有侧重,涉及经络部位、走向,与脏腑关系等,还有各种症状的针刺穴位、进针方法、针刺深浅等。书中包括了人体生理、病理、阴阳五行、脏腑经络、营卫气血与人体健康的关系,还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及预防疾病的理论等。对后世中医理论发展起到了奠基和指导作用,尤其对中医针灸学具有继往开来之功,意义深远。存有元刊本,明嘉靖前刊本,1955年商务印书馆重印本,1956年、1963年、196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校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松垣集

    十一卷。宋幸元龙(约1208年前后在世)撰。幸元龙,字震父,高安(今江西庐陵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庆元中进士,官至郢州通判。著有《松桓集》。此集为幸元龙诗文集。共十一卷。书中收疏四篇,书四篇,记事六篇、序

  • 唐石经图考

    不分卷(香簃刻本)。清魏锡曾撰。唐石经自唐开成二年创立以来,屡遭天灾人祸。碑虽幸存,但字多破损,并且经常遭到椎拓。此书特就墨本完备者图之。卷首自识,谓较王昶《金石萃编》,除字数、年月之外,还增加了最后

  • 周易分野

    一卷。汉费直(生平事记见《周易费氏注》条)撰。辑佚书,清马国翰辑。据罗泌《路史》,费直易十二篇,以易卦配地域,原书早佚。《晋书·天文志》引其十二次所起度数,称《费直周易分野》。唐《开元占经》亦引之,亦

  • 虹舟讲义

    二十卷。清李祖惠撰。祖惠本姓沈,字屺望,嘉兴(今浙江嘉兴)人,生卒年不详。乾隆十七年(1752)进士,官至高安县知县。此书旨在推求朱子《四书章句集注》之奥义。

  • 诗补笺绎

    二十卷。清程崇信撰。程崇信字戟传,是湘潭王闿运的弟子。王闿运著有《诗补笺》一书,程崇信依据《春秋》解释《诗经》,并信据《公羊传》和穀梁传》来修正《左传》的谬误,以此作为《诗补笺》一书的补充。然而,正如

  • 竟山乐录

    四卷。清毛奇龄(见《乐本解说》)撰。是书依据明代朱权《唐乐笛色谱》,以四、乙、上、尺、工、凡、六七个字循环而成七调。如果四为领调,那么乙就是变宫,上为商、尺为角,工为徵,凡为变徵,六为羽。高四为宫清,

  • 大易合参讲义

    十卷。清朱用行撰。朱用行字翼承,新建人。此书大旨以朱子为主,首列《本义》,而以“正义”、“析义”次之。“正义”以阐发朱子之旨为主,“析义”则兼采他说。又认为象数不可全废,所以间采瞿塘来知德之说,补于“

  • 海壑吟稿

    十一卷。明赵完璧(约1554前后在世)撰。赵完璧,字全卿,号云壑,晚号海壑,胶州(今属山东省)人,生卒年不详。由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。著有《海壑吟稿》。是稿名为“吟稿”,盖因其诗多属缘事而发,随即吟咏而

  • 贲园书库目录辑略

    一卷。张森楷批。张森楷,生平不详,字石亲,籍四川合州。成都严氏曾编有《贲园书库目录》,张氏因之作《分类法》,述其所见而成此书,可作为图书分类之书看待,对子目划分提出了独到见解。有民国十四年(1925)

  • 其一暮天新雁起汀洲,红蓼花开水国秋。想得故园今夜月,几人相忆在江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