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海叟集

海叟集

四卷。《集外诗》一卷。明袁凯撰。袁凯,字景文,号海叟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生卒年不详。洪武中由举人荐授监察御史,因事为太祖所恶,伪作疯癫,以病免归。少时以《白燕》诗得名,人称袁白燕。其诗学杜甫,重在模拟。事迹载《明史文苑传》。其集旧有张祥泽刻本,乃凯所自定。岁久散佚。天顺中朱应祥、张璞所校选者名《在野集》,多以己意更窜。如“烟树微茫独倚栏”,改为“烟树微茫梦里山”。盖以诗用删山韵,而栏字在寒桓韵。不知洪武正韵已合二部为一。袁凯用官韵,非奸韵。“故国飘零事已非”,改为“老去悲秋不自知”。盖以袁凯已仕明,欲讳其前朝之感。不知据陶宗仪《辍耕录》,是诗作于至正末,乃用金陵王谢燕事,下句自明,非为元七而作。至“雨声终日过间门”,改为“雨声随处有间门”。更不知其点窜之意何居。弘治间,陆深得旧刻不全本,与何景明、李梦阳更相删定,题名《瓦缶集》行世。(《在野集》《瓦缶集》皆为《海叟集》的选辑本。隆庆四年(1570)何玄之得张祥泽旧刻,以活字校印百部传之。万历三十七年(1609),张所望复为重刻。清康熙六十一年(1722)曹炳曾以张本为主,而参以何氏本,正其谬误,并增辑《集外诗》一卷重新刻印。袁印诗取法杜甫,气体较为清健,颇受时人推重。程嘉燧在《列朝诗集小传》中称:“海叟诗,气骨高妙,天然去雕饰,天容道貌,即之冷然。古意二十首,高古激越,雄视一代。七言古诗,笔力豪宕,斟不如意。七言律诗,自宋元来学杜,未有如海叟自然者。”评价虽然有些过誉,但仍可窺见袁凯诗在当时的影响。有副督御史黄登贤家藏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注疏考证

    六卷。清齐召南(1703-1768)撰。召南字次风,号琼台,晚号息园,浙江天台(今天台县)人。幼称神童。乾隆初举博学鸿词科,授庶吉士,再大考,为一等一名,授内阁学士,累官至礼部侍郎,坐罪削职。所著还有

  • 梦占类考

    十三卷。明张凤翼(1527-1613)撰。张凤翼字伯起,号灵墟,长洲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,嘉靖年间举人。为明代戏曲作家。是书选录古代各类书中所记梦兆之事,排比成书,分为三十四类。全书不过摘采原文,附以

  • 世说新书

    见《世说新语》。

  • 海外遗稿

    一卷。明林垐撰。生卒年不详。林垐,字耻斋,号子野,福建侯官人。明崇祯十六年(1643)进士,授海宁令。明南都不守,唐王即位闽中,黄石斋督师,疏请与子野偕,遂授员外,转饷军前。旋由监察御史,宣谕浙西,召

  • 澹斋内言

    一卷、外言 一卷。明杨继益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继益,字茂谦,松江(今属上海市)人。此书分内言、外言各一卷,内言间有考证,外言则均为语录。其议论皆以二氏为宗,其解《邵子》“三十六宫都是春”句,误以为“宫

  • 监国鲁五年大统历

    明黄宗羲(1601-1695)撰。宗羲字太冲,号梨州,余姚人。康熙中举鸿博,荐修《明史》,均力辞。诏取所著书宣付史馆,史局大案,必咨之。卒年八十有六。著有《南雷文定》、宋元明儒学案等书数十种。学者称其

  • 钓台集

    ① 六卷。明陈文焕(生卒年不详)编。陈文焕,字静庵,陕西临川人。官浙江严州(今建德、淳安、桐庐一带)府知府。是集成书于万历四年(1576),依《钓台集》旧本,续以后来诗文,凡六卷,别无发凡起例之处。是

  • 近光堂经进初稿

    十二卷。清聂铣敏(约1820前后在世)撰。聂铣敏字蓉峰,湖南衡山人。生卒年未详。嘉庆十年(1805)进士,选庶吉士,改兵部主事,转授编修。官至浙江绍兴府知府。嘉庆十四年(1809),仁宗五旬万寿,聂氏

  • 说文引经考证

    八卷。清陈瑑撰。参见《说文举例》。此书是研究《说文》引经文字同异之作,陈氏自序云:“学者通经必先识字,不有《说文》,何从究《苍》《雅》之遗文、篆籀之微旨哉?顾《说文》之存于今者,误戾脱落,窜入改易,许

  • 六书杂说

    一卷。清杨锡观撰。杨氏生平,参见《六书辨通》。是书专释六书之义。凡九条,依次是:六书统于指事、指事象形分界、指事会意分界、谐声从方音而多、古今人转注、假借有二义、方中履六书通说、变换偏旁之文多后增、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