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水浒后传

水浒后传

四十回。明陈忱(约1590-1670)撰。陈忱字遐心,号雁宕山樵,浙江乌程(今浙江湖州市)人。他一生穷困潦倒,但又是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,身历明代亡国之痛,不甘心做大清王朝的顺民,经常与顾炎武、归玄恭相往来,在苏州组织“惊隐诗社”,用来掩护反抗清统治者的秘密活动。他写了不少爱国诗篇并俚曲小说,除《水浒后传》外,还有《续廿一史弹词》和《痴世界曲本》等,可惜均已散佚。《水浒后传》四十回,是对施耐庵一百回本《水游传》的续书。这部书主要写梁山起义军征方腊后,宋江等人死去,还有阮小七、李俊等三十二位流落江湖的“梁山余党”,在封建压迫和民族压迫下,重新聚合,再举义旗,以报奸仇,英勇抗击外族侵略者,直到北宋沦亡,避地海外创立基业的故事。全书的基本精神和《水浒传》是一致的,作品继承和发扬了《水浒传》反封建的积极主题,总结了梁山英雄受招安的历史教训,重新肯定了“官逼民反”的斗争道路。与《水浒传》相比,深化了作品的主题。本书在思想上也有它的缺点,用宿命论来解释社会现象,又散播了不少神仙道化思想。在艺术上它继承了《水浒传》的一些优良成分,语言也较简洁洗炼。但从整体上看,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,要比《水浒传》逊色得多。此书版本最早为清康熙甲辰(1664)刊本,后乾隆时有蔡元放评本,清光绪三年(1877)申报馆印本,光绪五年(1879)大道堂刊本,绍裕堂八卷刊本。今本有1955年宝文堂书店本,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贞素斋文集

    八卷。元舒頔(1304-1377)撰。頔字道原。绩溪(今属安徽)人。顺帝至元三年(1337)被江东宪使辟为贵池教谕,秩满调丹徒。后归隐山中。明初屡召不出。名所居为贞素斋。所著有《古淡稿》、《华阳集》,

  • 鹤山笔录

    一卷。旧题南宋魏了翁(1178-1237)撰。魏了翁生平事迹详见《周易要义》。此书卷末有悔馀老人跋,称“竹坨自粤游回,钞鹤山笔录一卷见示,予意必陈腐满纸,漫不省也。近因笺注苏诗,试取检阅,则见辨核纪录

  • 胜朝遗事

    二编四十九种十四卷。清吴弥光编辑。吴弥光,南海人,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未详。该书所录之史实起自洪武年间,终至崇祯时期,而不录南明宏光、隆武及永历诸朝史事,对于明朝的重要史事,如靖难与挺击、红丸、移宫三大

  • 史伯平先生所著书

    二种,二卷。清史致准(详见《尚书绎闻》)撰。二种为《尚书绎闻》一卷、《读左评录》一卷。两种本辞典均有专条介绍,可参阅。有光绪年间刊本。

  • 灵芬馆词话

    二卷。清郭麟(生卒年未详)撰。郭麟著有《金石例补》,是有名的浙派词人。其论词推许南宋姜夔、张炎一派,于清代词人则奉朱彝尊为教主。本书论述清初及同时友朋之词,间亦及于宋元诸家。卷首即开宗明义,分词体为四

  • 礼记或问

    八卷。清汪绂(详见《周易铨义》条)撰。绂有《六礼或问》十二卷已著录。书首有吴引孙《序》“光绪三十一年以新疆布政使署巡抚乞病归卒”。《序》言,“学以育才,而才以莅事而事治。今人首尚科举,乃判学与事为两途

  • 增修灌县志

    十四卷首一卷,清庄思恒修,郑珶山纂。庄思恒,曾任灌县知县。郑珶山,昌州人,曾任训导。按灌县志,创修于乾隆年间,嘉庆以后,曾经续修数次,讫未成书。庄氏任县令后,再度纂修,以乾隆旧志为底本,博采旁搜,灿然

  • 朝野遗记

    一卷。撰者不详。其它书目不载,惟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子部小说家类存目。此书载宋朝南渡后杂事。漏洞较多,如称宋宁宗为今上,而又有宗宁字,又称宋理宗为今东宫,不伦不类,大约是杂采宋时其它小说而成。《四库全书

  • 伤寒论

    十卷。东汉张机(150-219?)撰,西晋王叔和(见《脉经》)编次。张机,字仲景,南阳郡涅阳(今属河南省南阳市)人。张机自幼喜医学,慕扁鹊之术,曾师从同郡名医张伯祖。精研《素问》、《难经》诸书,擅以前

  • 迪功集

    六卷。附《谈艺录》一卷。明徐祯卿(1497-1511)撰。徐祯卿字昌谷,一作昌国,江苏省吴县人。少与唐寅、祝允明、文徵明齐名,号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弘治十八年(1505)进士,除大理寺左寺副,与李梦阳等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