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曹子建集

曹子建集

十卷。魏曹植(192-232)撰。曹植字子建,沛国谯(今安徽亳县)人。三国时魏杰出诗人。曹操第三子,封陈王,世称陈思王。少有文才,援笔成文,被曹操宠爱,一度欲立为太子。曹丕、曹睿相继称帝,植备受猜忌。兄长欲加害于他,令作诗限七步成。后郁郁而死。诗以五言为主,多写社会动乱和个人抱负及受压者的苦闷心情。如《赠白马王彪》、《野田黄雀行》等。也善辞赋,《洛神赋》尤有名。著有《曹子建集》。此集凡又赋四十四篇,诗七十四篇,杂文九十二篇。合计共得二百一十篇。较魏志所称百余篇者,其数转溢。然残篇断句,错出其间。如《鹞雀》、《蝙蝠》二赋均采自《艺文类聚》。《艺文类聚》之例,皆标某人某文曰,编此集者遂以曰字为正文,连于赋之首句,殊为失考。又《七哀诗》晋人采以入乐,增减其词,以就音律,见《宋书乐志》中。此不载其本词,而载其入乐之词,亦为舛谬。今有宋宁宗嘉定六年(1213)刻《曹子建集》十卷本,明嘉靖间郭万程仿宋刻本,江安傅氏双鉴楼藏明活字本皆自宋本出。《四部丛刊》影印江安傅氏藏明活字本《曹子建集》是目前较好的通行本。又明人张燮辑《七十家集》、张溥辑《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》所收《陈思王集》二卷,大率据十卷本稍加厘定而成。清人丁晏的《曹集诠评》、朱绪曾的《曹集考异》以及近人黄节的《曹子建诗注》(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),则是曹植集的较好的校注本。1984年版《曹植集校注》(赵幼文校注),乃在《曹集诠评》基础上重新依据创作时期分为建安、黄初、太和三卷,另设时期未定者专为一卷,并附录逸文,版本序跋,诗文评语,曹植年表及校注者论述曹植文学成就的专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颍川语小

    二卷。南宋陈昉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昉字叔方,号节斋,温州(今浙江温州)平阳人。以父任荫补得官,历任吏部尚书、端明殿学士等。卒谥清惠。此书主要考究典籍异同、朝廷掌故等,与洪迈《容斋随笔》体例十分相似。其

  • 莘野纂闻

    见《古穰杂录》。

  • 朱子奏议

    十五卷。朱吾弼编。朱吾弼,明代高安(今江西省高安县)人。字谐卿,号密林。万历乙丑(1589)进士,官南京御史,有直声,时因抗章申理,忤权贵,遂移疾去,后召为大理右丞,齐楚浙三党用事,吾弼复辞疾归。熹宗

  • 东水质疑

    六卷。明胡衮(生卒年不详)撰。胡衮,字补之,自号味菜山人,鄱阳(今江西省波阳县)人,明嘉靖中官台州教授。东水,是其所居之名,因取之以为其书名。此书共六卷,前四卷皆为史论,上起于周,下迄于宋;后二卷则为

  • 周易略解

    八卷。清冯经撰。冯经字世则,又字授之,南海人,咸丰副贡。著作除此书外,还有《群经互解》。此书卷首为图书、图式、卦画、先天后天卦位、挂扐会通、变占附互卦、卦目附爻位等。同时又分上经为前十卦、中十卦、后十

  • 龟陵集

    二十一卷。《诗集》十四卷。明蔡忠尧撰。忠尧字仲文,号东郭子。浙江临海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十六年(1537)举人。官松溪教谕。是时,以方正学的《逊志斋集》为大宗,忠尧与正学同乡,深得其“义理”、“道德”

  • 亭林文集

    六卷。《余集》一卷。清顾炎武(1613-1681)撰。顾炎武初名绛,字宁人,居亭林镇,号亭林。江苏省昆山人。明诸生,性耿介绝俗。“国朝称学有根柢者,以顾炎武为最”(《亭林文集》序)。顾炎武曾周览名山大

  • 融县志

    十二卷首一卷,清刘斯誉修,路顺德纂。刘斯誉,江西南丰人,进士,知县。路顺德(1777-1862),字应侯,号松坡,广西融县人。嘉庆二十四年(1819)举人。著有《人镜录》、《捕蝗法》等书,与当时广西著

  • 净土十疑论

    一卷。隋代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辞条。《净土十疑论》由智说,灌顶整理成书。所谓十疑是:一解释求生净土无大慈悲疑,二解释求生无生理疑,三解释偏求生一土疑,四解释偏念一佛疑,五解释具缚

  • 读墨子札记

    二卷。清陶鸿庆(1859-1918)撰。鸿庆字癯石,号艮斋,江苏盐城人。早年屡应进士不第,便绝意仕途,曾在本县担任教育会、自治会会长等职。他一生勤奋,著有《读诸子札记》二十五卷、《读礼志疑》五卷、《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