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文字学音篇

文字学音篇

五章。钱玄同著。钱玄同(1887-1939)原名夏,字中季,少号德潜,后改掇献,又号疑古。浙江省吴兴县人。1906年赴日本留学,入早稻田大学学习师范。1908年起,从章太炎学习国学,精研音韵训诂及《说文》之学。返国后任北京大学等校教授。尚著《国音沿革六讲》、《说文部首今读》、《说文音符今读》、《说文段注小笺》等。是编是钱氏1917年在北大预科讲授音韵学的讲义。全书共分五章,首论“纽”、“韵”的一般概念。次以主要篇幅阐述《广韵》的声、韵、等、呼,以及二百零六韵与韵摄的关系,讨论了反切的起源、方法和弊病,介绍了古音十九纽和二十八韵之说及当时新兴的“注音字母”。书中把古今字音的演变分为六个时期:周秦、两汉、魏晋南北朝、隋唐宋、元明清、现代,其中两汉可附于周秦,魏晋南北朝可冠于隋唐宋,元明清可与现代合而为一。钱氏认为把声纽的发音部位分为五音、七音、九音均不尽合理,而把喉音命名为深喉音、牙音为浅喉音(晓、匣归于此),把舌头、半舌、舌上合为舌音,把齿头、正齿、半齿合为齿音,把重唇、轻唇合为唇音。钱氏把《广韵》韵类析为三百三十九类,合为二十二摄。采用黄侃之说把古韵分为二十八部,声纽并为十九类。《文字学音篇》是一部全面论述音韵之学的著作。钱氏曾师事章太炎,同时亦受到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等西方学者的影响,因此是一部由传统语言学向现代语言学过渡的作品,曾产生很大影响。北京大学出版社1918年初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笏峙楼集

    五卷。清张祖年(约1711年前后在世)撰。张祖年汤溪(今浙江省金华龙游之间汤溪镇)人,字申伯。好作游戏文。本集有《释疑孟》一卷,因司马光有《疑孟》一书,而祖年逐条为之辩;《废言》四卷,中多游戏文字,与

  • 大学节训

    一卷。清吕调阳撰。调阳字竹庐,四川彭县(今四川彭县)人,同治三年(1864)举人。著有《商周彝器释铭》、《彭县金石志》等书。其解《大学》,则用古本,依节训释,不从朱子三纲领八条目之说。如释明德、新民、

  • 周张全书

    二十二卷。明徐必达(详见《南京都察院志》)编。周敦颐之书,除《太极图说》、《通书》而外,仅得诗文、尺牍数首,附以年谱、传志及诸儒之论而为七卷。张载之书,除《正蒙》、《理窟》、《易说》而外,兼载语录、文

  • 史纲疑辨

    四卷。明林有望(生卒年不详)撰。林有望字未轩。桐城(今属安徽)人。嘉靖三十二年(1553)进士,官至四川按察司佥事。著有《史纲疑辨》等书。此书裒集唐、宋至明人文集、说部考辨之文,与论世之作,不分门目。

  • 礼记隐义

    一卷。梁何胤(详见《注周易》条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胤有《毛诗隐义》已著录。《梁书本传》载录,其称“隐义者”,谓“于卷背书之也”。马《序》以此书《隋志》不载;《唐志》有《礼记隐》二十六卷,不著撰人名氏;《

  • 春秋经传朔闰表发覆

    四卷。清施彦士(1775-1835)撰。彦士字容之,号朴斋,崇明(今上海崇明)人。清代学者、经学家。道光辛巳(1821)举人,官万全知县。究心经学,对天文、舆地用力尤勤,著有《推春秋日食法》、《读孟质

  • 东窗集

    十六卷。宋张扩(约1122年前后在世)撰。张扩,字彦实,一字子微,饶州德兴(今江西饶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,崇宁进士,授国子监簿,迁博士,调处州工曹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,寻充馆职,南渡后历中书舍人。王明清《

  • 诗双声叠韵谱

    不分卷。清邓廷桢(1776-1846)撰。廷桢字嶰筠,江苏江宁(今南京市)人。嘉庆进士,选庶吉士,授编修,官安徽巡抚、两广总督。道光十九(1839)年,与钦差大臣林则徐协力整顿海防、查禁***,同年调闽

  • 鄢陵文献志

    四十卷,补遗一卷,清苏源生撰。苏源生(1809-1870),字泉沂,号菊村,邑人。道光十七年(1837)拔贡,二十年(1840)副榜。科名卑微,但人品、文章皆负时望。苏源生自弱冠以来就留心搜集本县文献

  • 论语集解校补

    一卷。清蒋曰豫(1830-1875)撰。曰豫字侑石,江苏阳湖(今常州)人。清经学家、书法家。工诗文,书兼篆隶,长于训诂。著有《秋雁》、《诗经异文》等。是书以何晏《集解》为主。仿《释文》的体例进行校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