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卷。宋代李季可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季可事迹不详。此书摘取经史、传说中有关条目,附以作者自己的评议与考证,于史事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,如“史误”一条,清代学者孙贻让称其“足以参正五代史”,另外有些条目如
六卷。明刘乾(约1551前后在世)撰。刘乾,字仲坤,号易庵,河北保定人,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十七年(1538)进士,官至国子监丞。著有《鸡土集》。是集为刘乾诗文合集。凡六卷,诗词二卷,赋、记、杂文四卷。其
一卷。明末清初人马光撰。马光字,涑庵,江苏吴县人,生卒年不详。崇祯时官永宁知州,全州知州,永历时官至全永巡抚。《两粤梦游记》叙述自崇祯十三年(1640)至顺治九年(1652),马光十三年间游宦两粤事。
十三卷。清汪照(生卒年不详)撰。汪照,初名景龙,字纚青,一字少山,江苏嘉定县(今上海嘉定)人。贡生,负诗名,精考证,工八分书;尝佐王昶分纂《金石萃编》;游陕西,历主华原横渠书院;著有《三家诗义证》、《
三十卷。明韩昌箕撰。昌箕字仲弓,乌程(今浙江吴兴县)人。生卒仕履不详。该书成于天启二年(1622)。专门记载南朝时王氏、谢氏两大家族人物。各为之作传。书前冠以《谱系图》和《同名考》。其中王氏家族分四派
四卷。明过庭训撰。庭训字成山,平湖(今属浙江)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三十二年(1604)进士。官至福建按察使。该书主要记叙历代儒者事迹,上起汉董仲舒、下至明罗洪先,共三十六人。各人略录其言行,然大抵抄录他
五十卷。宋曾巩(1019-1083)撰。曾巩,字子固,建昌南丰(今江西南丰)人。北宋文学家。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少时聪颖,读书即成诵,十二岁作六论,援笔立成,深受欧阳修赏识。嘉祐二年(1057)与苏
十卷。隋王通撰,唐薛收续并作传,宋阮逸注。王通(584-617或618),字仲淹,隋绛州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。文帝时,任蜀郡司户书佐。曾入长安,献《太平策》十二章,为公卿所阻,不得用。大业末,弃官归,
十三卷。别集三卷。明吴道南(生卒年不详)编。吴道南著有《河渠志》。本书自序以为本谢枋得未及付梓之书,为之增补。但所载皆职官故实,故标题有簪缨必用字。别集首卷为君道、二卷、三卷为类姓,割裂琐碎。多有挂漏
七卷,英国贝根(1561-1626)撰,英国慕维廉(1822-1900)、吴江沈寿康同译。贝根即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,以主张实验法而闻名于世,著有《新机》等书。慕维廉,英国伦敦教会教士。1846年来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