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归州志

归州志

①五卷,明郑乔纂修。郑乔,贵州桂林人,官归州知州。州志自嘉靖二十八年(1549)王锡、张时纂修。嘉靖四十年(1561)郑乔莅任,州治旧在江南岸,久雨塾溺,迁江北岸,城工甫成,即纂修州志,《归州志》嘉靖四十三年(1564)刻本。此志以纲挈目,有郑乔自序,训导龚溥跋,郡人李素宝序。千顷堂书目有《归州志》五卷,嘉靖间修,不著撰人。以其时考之,即此志。② 五卷,明张尚儒纂修。州志自嘉靖四十三年(1564)郑乔纂修后,隆庆间知州陈琛修《秭归外志》,久佚不传。至万历间又有修志之举,今存卷三典赋志,其目为雉庸、区署、校舍、增庙、租庸、驿递、津要、兵防、刹宇、祥异。卷四人物志,其目为贤达、选举、貤封、逸行、女士、流寓、方技。考其义例近于琐冗,而搜采颇详。秩官一类,原书已亡。后之续修,得前三书为底本,由万历上溯,增补隙漏,裨益必多。③ 十卷。清李炘修,陆仲连、向国庠等纂。李炘,字心湖,顺天宛平(今北京丰台区)人,官归州知州。陆仲连,浙江杭州人,岁贡。向国庠,本州人,拔贡,官松滋教谕。归州志乘,明嘉靖二十八年(1549),州牧王锡九纂《归州志》二卷,四十三年(1564),州牧郑乔纂《归州志》五卷,传本甚少。乾隆五十四年(1789)州牧熊仪东纂《归州志》一卷,万历三十七年(1609)张尚儒修《归州志》五卷散佚。嘉庆二十一年(1816)李炘任知州,延陆仲连等纂修州志,时值白莲教起义之际,图书皆为灰烬,搜罗断简残篇,采访遗文故实,凡山川、形胜、风俗、沿革、城池、学校、里社、津梁,四境之内百物之产,田赋、徭役、人物、选举之数,兵守、防御、金石、文章之类,闻见所及,悉载简端,分门别类,提纲挈目,至二十二年(1817)书成。《归州志》嘉庆二十二年刻本。全书十卷,分:地舆志、建置志、祠祀志、田赋志、官师志、人物志、选举志、政典志、兵防志、艺文志十纲。此志于典籍亡佚,搜辑不易而汇成此编,为州志之权舆,足资考证。此志尚有同治五年(1866)余思训增刻本。④ 十卷,首一卷,清沈云骏修,刘玉森纂。沈云骏,字仲骧,浙江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,举人,官归州知州。刘玉森,字璞斋,湖北黄陂人,举人。州志嘉庆时纂自州牧李炘,同治五年(1866)州牧余思训续修,仅加序补图,少有增损。光绪八年(1882)沈云骏莅任,延刘玉森等重修,成书。《归州志》光绪八年刻本。全书十卷。志分:地舆志、建置志、赋役志、学校志、军防志、秩官志、选举志、人物志、艺文志九纲。此志分纲立目,与前志略有不同,此编删祠祀志,以坛祠、官庙、寺观附建置志,别立学校志一门。地舆星野类,楚省各郡州县志,概以翼轸敷引,此据李春圃分野求源而增入。山川、古迹详加采访,如牛角山即旧志的牛角朝云,并据实增加数条。此删前志政典类所载盐法、育婴堂。以学校教育人才,转移风俗,立专志以示重文教,所载学政、学田、书院、宾兴详实胜于前志。军防志,沿录前志。秩官志,武秩自游击以下,前志概未登载,此因改水师为陆路,特将千总以次,一律编入。艺文志,归州濒临大江,为入蜀要区,贤哲往来标题甚众,闻见所及备录无遗。此志续同治志,仍以嘉庆志为底本,证今稽古,补旧增新,编葺完备,较有条理。⑤ 十七卷。清黄世崇纂修。黄世崇,字石珊,湖南湘阴人,举人,官归州知州。州志光绪八年(1882)知州沈云骏修,距黄世崇任时仅二十年。其锐意修志,于光绪二十七年(1901)书成。《归州志》光绪二十七年刻本。共十七卷,分沿革、疆域、职官、选举、人物、列女六表,分户役、学校、祠祭、武备、营缮、山水、艺文七志,终于列传。其义例,序次不无可议,此志注重在图,其自序,下车之始,即详考古山川道里,创开方舆图。归州志自嘉庆李炘修志后,同治续修,卷目一依旧志,只增补图说。此志以图绘为首务,可见晚近风气图文并重。黄世崇任兴山县会修《兴山志》,任利川县令修《利川志》,兹移归州任又修《归州志》,则究心志事,不同于风尘俗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方舆胜览

    七十卷。祝穆撰。祝穆,字和甫,南宋建阳(今属福建省)人。据《建宁府志》,祝穆少时名丙,与弟癸同受业于朱熹,后授迪功郎,为兴化军涵江书院山长。该书前有嘉熙己亥吕午序,嘉熙己亥为南宋理宗嘉熙三年(1239

  • 里语征实

    三卷。清唐训方撰。辑录湖南常宁一带清咸丰、同治年间的方俗语词,凡一千一百三十五条(其中有续篇三十五条),逐条考辨词语来源,训释意义,说明用法。征引颇为博赡。湖南岳麓书社1986年刊印是书点校本,对原书

  • 木天禁语

    一卷。元范德机(1272-1330)撰。范德机字亨父,一字范椁,清江(今湖北恩施)人。以荐举为翰林院编修官,后任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。范德机人称文白先生,与虞集等齐名。其诗多为描写个人日常生活及应酬之作

  • 竹斋诗余

    一卷。宋黄机撰。黄机字几仲,又字几叔,号竹斋。东阳(今属浙江)人,生卒年不详。据词中所注,有“时欲之官永兴”语,大抵亦尝仕宦于州郡,但不知为何官。其游踪多在吴、楚之间,而与岳总干以长调唱酬为多。岳总干

  • 土斋集

    三卷。明邹赛贞(约1497前后在世)撰。邹赛贞,字不详,自号土斋,当涂(今安徽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嫁于濮未轩为妻。少聪慧,博雅能诗,当时称为“女士”。监察御史邹谦之女,翰林院编修濮韶之母。著有《土斋集

  • 眉公十集

    四卷。明陈继儒(详见《邵康节外纪》条)撰。此书名虽十集,实际上收有十一种书,即《读书镜》五卷、《狂夫之言》三卷、《续狂夫之言》、《安得长者言》一卷、《笔记》二卷、《书蕉》二卷、《香案牍》、《读书十六观

  • 楚辞释韵

    一卷。清蒋曰豫(1830-1875)撰。蒋曰豫,字侑石,阳湖(今江苏阳湖)人。监生,直隶候补知县,工诗文篆隶,著有《问奇堂文集》、《诗经异文》、《楚辞释韵》等。此书名为《楚辞释韵》,实际只释《离骚》一

  • 音学辨微

    一卷。清江永撰。这是一部说明等韵学名词及原理的著作。书中凡十一辨,并附以一论。要点如下:①辨平仄。平声为平,上去入为仄。平声平,仄声短。平声空,仄声实。平声如击钟鼓,仄声如击土木石。②辨四声。前人以“

  • 化学分原

    八卷。英国蒲陆山(生卒年不详)撰。英国傅兰雅(详见《数学理》)口译,无锡徐建寅笔述。《化学分原》共八卷,卷一总论并论制造玻璃器皿;卷二论试验各类物质,包括已知与未知之物;卷三专论简质;卷四论繁质;卷五

  • 大般涅集经疏

    三十三卷。唐代释灌顶(561-632)撰。灌顶,唐代僧人,天台宗五祖。俗姓吴,字法云。原籍常州兴义(今江苏省宜兴县)人,后迁临海章安(今属浙江省)。有“章安大师”,“章安尊者”之称。(任继愈主编《宗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