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庄子翼

庄子翼

八卷庄子缺误一卷,附录一卷 总共十卷。明焦竑(详见《易筌》)撰。此书成于明万历十六年戊子(1588),体例与其所辑《老子翼》相同。书前有自序,称《列子》出于晋末而可疑,《关尹子》中有婴儿、姹女非老子时代语,认为列子、关尹、庄子都是老子学生,而老子门人学生之书传于世的,只有《庄子》可信。序后列有所用诸家书目,揭示书中引文出处。书目之后,为其所作《庄子翼》八卷。前人注解《庄子》者,有郭象《庄子注》、陈景元《南华真经章句余事》,又有王雱《南华真经新传》、褚伯秀《南华真经义海纂微》、朱得之《庄子通义》等。焦竑拾摭郭象、林希逸、方杨等二十二家之说注《庄子》全书。旁引支遁、成玄英、江遹、杨慎等十五家言而相互发挥。并附己见题为《笔乘》。又引郭象、司马彪、陆德明、吴幼清等十一家语解章句音义。核其所引,唯有郭象、吕惠卿、褚伯秀、罗勉道、陆西星五家之说为多,其余偶引数条。全书可谓辑众家之说为一炉,仿褚伯秀《义海纂微》而别于王雱《南华新传》。于《庄子翼》后,全录宋代陈景元《南华真经章句余事》(现存于《道藏》)之文,作为《庄子缺误》一卷,可借此考证古注。又作《附录》一卷,收《史记·庄子传》、阮籍《庄注》、王安石《庄子论》、苏轼《庄子祠堂记》、潘佑《赠别》、王雱《杂说》、李世表《庄子九论》等七篇。潘佑为五代时人,《南唐书》及《十国春秋》都有传记,应列于阮籍之后,而焦氏置于苏轼、王雱之间,可谓千虑之一失,而其阐述老庄适性自然之旨,也还深刻。总之,全书是集诸家之说以解《庄子》。书中所引如林支等说,史书不载,不知何据。虽然此书未免芜杂,但其使诸说得以留存,也实为后世研究《庄子》的可参考古籍。现存明《道藏》本(无《缺误》篇)、明万历间刻本(与《老子翼》合装一函)、清《四库全书》本、民国间(1914——1916)《金陵丛书》本(作七卷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百花鼓吹

    五卷。《梅花鼓吹》二卷。明王化醇撰。王化醇,字和甫,别号应峰,江苏无锡人,生卒年不详。嘉靖中国子监生。《百花鼓吹》杂采唐人咏花之诗,计三十八种。《梅花鼓吹》则因唐人咏梅之作已为前集所收,故仅采宋、元及

  • 诸寺奇物记

    一卷。明顾起元撰。落款署遁园居士。此记纪金陵宝光等八所寺院所收藏珍异之物,可补志乘未录。但金陵梵刹,昔日宝藏极为丰富,远不止记中所录,例如最为著名的瓦官寺三宝,不入记中,其它可想而知。此记,是顾起元偶

  • 四六话

    二卷。宋王铚撰。王铚字性之,自称汝阴老民,汝阴(今属河南)人。(生卒年不详)绍兴初,官迪功郎,权枢密院编修,曾被诏为京官,罢归后每日吟咏,学者称雪溪先生。著有《侍儿小名录补遗》(已著录)。《雪溪集》等

  • 蕉窗蒠隐词

    一卷。旧题元吴琯撰。其生卒年、事迹均不详。是书前后无序跋,不知吴琯为何许人。诸家书目皆不著录,诸选本亦不及之。详考其词,皆明刘基之作。估属奸巧书贾抄刘基词以售伪,假名于明代编辑《古今逸史》之吴琯。因为

  • 印江县志

    二卷,清郑士范纂修。郑士范,凤翔人,曾任印江县知县。印江为古思印之地。汉为酉阳县。隋为务川县。旧无志乘。道光中,郑士范任县令,为补无志之缺,遂撰成此书。《印江县志》道光十七年(1837)写本,共二卷。

  • 蒿庵类稿

    三十二卷。《续稿》三卷。清冯煦(1843-1927)撰。冯煦,字梦华,号蒿庵,晚年自称蒿隐公,江苏丹徒(今镇江)人。光绪进士,授编修,官至知府、按察使、布政使、巡抚。任安徽巡抚间,上书清廷请用尊主庇民

  • 续畴人传

    六卷。清罗士琳(详见《春秋朔闰考》)撰。该书续阮元《畴人传》。士琳少治经,从阮元游学后,专力步算。依阮元体例,补阮著所未收者凡四十四人。现有《观我生室汇稿》本。

  • 孟子时事年表

    一卷。清林春溥(详见《春秋经传比事》)撰。史籍记载孟子事迹多疏略,明清诸家所撰孟子年谱、考略等亦互有异同。林氏据《史记》中各世家、表、传及《战国策》、《竹书纪年》等书中有关资料,考时事之远近,证游历之

  • 缁衣集传

    四卷。明黄道周(其生平详见“月令明义”条)撰。是书为崇祯十一年(1628)黄道周官少詹事时所进《礼记》注五篇之四。《缁衣》为《礼记》篇名。黄道周将《缁衣》分为二十三章,卷一共七章:不烦第一,咸服第二,

  • 生利分利之别论

    二卷。英国李提摩太(详见《西铎》)撰。这是一部经济学方面的专著。李提摩太认为世人竞相言利,而不知利有生利和分利两条途径,所以他撰写此书以说明之。在书中李提摩太论述了利的产生,非独力与现力所能生,他主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