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平阴县志

平阴县志

①八卷。清陈秉直修,赵贯台纂。陈秉直,辽宁海州人,贡士出身,顺治六年(1649)任平阴知县,官至浙江布政使。赵贯台字紫垣,邑人,顺治十一年(1654)举人。著有《古今物连类》等。考平阴县志,创修于明正德九年知县王环,再修于嘉靖何海晏,义类粗具,为集二册,叙述简陋。陈秉直莅任后,时值兵燹之际,征求旧志,无有存者,以一邑之志,为文献所存、典章所寄,无志何以传给后人,乃集邑中博雅之士,搜辑旧乘,得其残缺,锐意修志。历数月而志稿成,康熙十三年始付梓成书。《平阴县志》顺治十一年(1654)修,康熙十三年(1673)刻本。全书八卷,分五十一目,为:卷一图经志,卷二舆地志,卷三建置志,卷四食货志,卷五官师志,卷六选举志,卷七人物志,卷八艺文志。后附明朝颂赐学官者。此志体例较旧志完备。其不足有二,一是艺文志篇幅几乎占全书一半,深觉芜杂;二是将学校入于建置门下,方伎入于人物门下,均为不伦。然其可称之处是卷末附有藏书目录和古今著述目录,为研究一邑之文献,提供检索。②四卷。清喻春林修,朱续孜纂。喻春林,江西南昌人,举人出身,嘉庆十一年(1806)任平阴知县。朱续孜,邑人,解元出身,官至砀山县知县。喻春林莅任后,见旧志残缺,板章朽坏,且邑志自康熙初重修后,距当时已一百三十余年。这期间,人物之变迁,科第之盛衰,仕宦之贤否等等,若不及时记录,何以信今而传后。正值邑中解元朱续孜家居,春林乃延其主笔削之事,并置局采访编辑,历数月而志成。《平阴县志》嘉庆十三年(1808)刻本。此志分门设类,杂乱无序,书中记载,脱误简略。唯卷一图,由邑人张春膏绘,颇为精致。③八卷,首一卷。清李敬修纂修。李敬修,直隶保安州人,庶吉士出身,光绪十八年(1892)任平阴县知县。李敬修莅任后,因山东通卷局来索邑志,旧志残缺不备,且自道光时张朴续刻后,又四十余年未有续修,敬修乃延邑中荐绅,共为采访搜集,择其要者录之,以应志局之命,恐所辑史料散失,故取旧志为蓝本,分析合并,以新采各事,附之于后。历一年多而告竣。《平阴县志》光绪二十一年(1895)刻本。此志只列细目,不举纲要,虽不详备,且多重复,然已远胜前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醉菩提

    二卷。清张大复撰。其生平见《钓鱼船》条。其事见于《西湖佳话》、小说《济颠传》、《西湖余志》等。本剧与《西湖余志》相同者较多。大意是济颠和尚俗姓李,名修元,为台州李赞善之子。一日与表兄毛太尉及李提典诣灵

  • 阳湖钱氏家集

    十六卷。清钱振锽(1870-?)辑。钱振锽,字梦鲸,号谪星,阳湖(今江苏省武进县)人,钱向杲之子,光绪三十二年(1905)曾在都供职。本集第一卷,《佳乐堂遗集》,清钱钧(约为咸丰、同治间人)撰。本卷收

  • 周生烈子

    见《周生子要论》。

  • 吉贝居杂记

    一卷。清施国祁(1750-1824)撰。国祁字非熊,号北研,乌程(今湖北省湖州)人,廪生。本书是施氏研史杂记之文,对一些历史事件、人物等进行了考证,尤其是对宋史、金史考证,甚为详细。版本有1915年上

  • 庚子京师褒恤录

    四卷。清裕厚等编。裕厚,蒙古正黄旗人,由举人官至民政部左丞。是书首载天津王守恂序,具言印书经过。其卷一载光绪二十八年(1902)闰八月二十一日,留京办事大臣崑岗等会同顺天府,查明在京文武各员殉国捐躯者

  • 李伯文诗集

    二卷。明李奎撰。李奎字伯文,号珠山。又号龙珠山人。归安(浙江吴兴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起家力笔,官锦衣从事。奎当时不仅以诗鸣,且为贤者,尚气节。沈炼具疏弹劾严相父子,奎倾身庇之,故严世藩欲中以奇祸。奎得

  • 测量法义等

    三卷。明徐光启撰。其中《测量法义》一卷,利用利玛窦所介绍的西方几何知识,阐明勾股测量的基本原理,并用设问形式,讲述陆地测量高度氏度的知识;又《测量异同》一卷,将中国古法九章勾股测量与利玛窦所介绍的新法

  • 灵鹣阁丛书

    五十七种,九十三卷。清江标(1860-1899)编。江标字建霞,号萱圃,元和(今江苏苏州)人。光绪年间进士,官湖南学政。江标在湖南督学期间,提倡新法,戊戌政变后被革职,几年后去世。《灵鹣阁丛书》是江标

  • 南宋杂事诗

    七卷。清沈嘉辙(约1729年前后在世)、吴焯、陈芒光、符曾(1688-?)、赵昱(1689-1747)、厉鹗(1692-1752)、赵信(1701-?)等同撰。沈嘉辙字栾城,焯字尺凫,曾字幼鲁,皆钱塘

  • 笔算

    五卷。清梅文鼎(详见《历算全书》)撰。这是我国第一部自著的笔算著作,写于康熙三十二年(1693)。梅文鼎在李之藻编绎的《同文算指》所传授的四则算法基础之上,将数字运算式一律由横写改为竖写。在自序中他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