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密庵集

密庵集

八卷。明谢肃撰。谢肃,字原功,浙江上虞人,生卒年不详。少与唐肃齐名,时称“会稽二肃”。元至正末,张士诚据吴,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。明初,隐于乡里。洪武十九年(1386)举明经,授福建按察司佥事,后以事下狱死。《明史艺文志》、集竑《国史经籍志》、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俱载谢肃有《密庵集》十卷。而传本久稀,藏书家罕著于录。惟《永乐大典》中所收谢肃《密庵集》八卷。其时谢肃没未久,而姚广寿等已录其遗集,与古人同列,知当时即重其文。朱彝尊《静志居诗话》称谢肃初谒贡师泰于吴山仰高亭,时贡方奉诏漕闽广粟,当泛舟大海,因与同载至海昌,留居州北,执经问难。凡一诗之出,一文之就,折衷论议,必当于理乃己。谢肃之学问渊源,实出师泰。集中《题天风海涛亭诗序》云:“用先师尚书贡公玩斋所咏诗一句为起,以仰止于公。又《师泰遗集》亦谢肃所刊行。均惓惓不忘其本。故所作古文词、格律具有法程。其在淮州寄人一诗,载所与同征修礼书者有张绅、杨翮等十人之名,为《明史·礼志》所未及。又《送行人蔡天英颁琉球周王印宝一诗》。考之《明史·外国传》,但有赐中山、山南、山北三王镀金银印一事,而不言曾遣行人。凡此之类,于考史尤有所裨益。故采掇编次,厘为八卷。戴良《序》说:“密庵五言古,则本之魏,歌行则遵李、杜,近体则祖少陵。他若山川之离合,土地之沿革,人物之废兴,可以正史策之讹谬补志之缺略,纪行之诗,可谓盛矣”。现有《永乐大典》本存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戴氏三俊集

    三卷。清戴芬、戴福谦(1808-1840)、戴莼三兄弟合著。戴芬,字骏伯,号清来,德清(今浙江省德清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诸生。年仅26岁而卒。著有《重荫楼诗集》。戴福谦,一名芳,字贻仲,号琴庄,道光丁

  • 闲适剧谈

    五卷。明邓球(生卒年不详)撰。邓球,字应明,自号三吾寄漫子,祁阳(今属湖南省)人。嘉靖十四年(1535)进士,曾任户部郎中、铜仁府知府等职,致仕归。著有《闲适剧谈》等。此书前四卷分别题为元集、亨集、利

  • 辖圜窝杂著

    一卷。明唐枢(详见《宋学商求》条)撰。此编亦是唐枢所著讲学之杂文。其以辖圜名窝者,杭州唐禹在序中称:“天非圜无以职覆,人非心无以辖圜。”此编大概专言心学者也。其主要观点来源于王守仁的心学,但未能得其根

  • 启札云锦裳

    八卷。不著撰者姓名。其时代亦不详。此书以书札泛词分类编次。门目猥杂,字句庸腐。实为俗陋之作。

  • 满蒙合璧圣谕广训

    二卷。雍正二年(1724)世宗敬承先志,所颁行的《圣谕广训》,有汉本、有满汉合璧,及满汉别行,乃至满蒙汉三合本。前后《四库全书》皆分别著录。此满蒙合璧本,分上下两册,无汉字,系雍正朝殿本。书之格式,与

  • 平定教匪纪事

    一卷。清勒保(1740-1820)撰。勒保,字宜轩,费莫氏,满州镶红旗人。初由监生充清字馆誊录、笔帖式,后由军机章京升任云贵、四川、两江总督。嘉庆元年(1796),白莲教在湖北起义,很快蔓延到四川、陕

  • 蒋道林文粹

    九卷。明蒋信(1483-1559)撰。将信生平见《道林诸集》辞目。是集为其门人姚学闵所编。其文不事华藻,惟直抒胸臆,期于明畅而止。信尝从王守仁于龙场驿,后又从湛若水游,所重惟在于讲学。该集为四库全书本

  • 竹书纪年校正

    十四卷。清郝懿行(1755-1823)撰。懿行字恂九,号兰皋,山东栖霞人。嘉庆进士。官户部郎中,浮沉郎署二十七年,无意进取,肆其力于著述四十年。深于名物、训诂、考据之学,著作甚多,有《尔雅义疏》、《山

  • 文■清娱

    四十八卷。明华国才(约1615前后在世)编。华国才,号鹤叟,江苏长洲(今苏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二十八年(1600)举人。是书于诸选本类书中采摘其短章小品,故曰清娱。时间上起宋玉、荀卿,下迄于元。不

  • 尚书今古文注

    三十卷。清王闿运(1833-1916年)撰。王闿运字壬秋,湖南湘潭人,清末及近代学者、文学家,咸丰三年举人,官至翰林院检讨,加侍讲衔。辛亥革命后,任民国清史馆馆长。治学宗法公羊,以治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