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卷。清代章大来(生卒年不详)撰。章大来字泰占,号对山,官至训导,著有《玉屏山房集》等书。此书原版本叫《后甲集》,又叫《睢雷馆日记》。此本为清代学者赵之谦得原本残本后,整理刊行,并为此本题名为《称阳杂
四卷,续录艺文一卷。明孟仲遴纂修。孟仲遴,陕西凤翔人,嘉靖进士,曾任清河县知县。清河旧无县志。嘉靖二十九年(1550)孟仲遴任清河县令后,立意创修志书。其“询访搜剔,稽求采摭;迹今追古,溯流穷源,有得
三十卷。清徐松撰。徐松(1781-1848),字星伯,直隶大兴(今属北京市)人。嘉庆年间进士,任《全唐文》馆提调兼总纂,后由翰林院编修擢湖南学政、潼商兵备道,因事谪戍伊犁,赦还后复官内阁中书、陕西榆林
一卷。清王廷植(生卒年未详)撰。“还旧”意为圣人之旧,即从旧本,但是书也不尽从旧解。以为《大学》指古圣人之学,《大学》之道,即圣人之道,纲领圣人之学,条目学圣人之学;纲领在止善,条目在格物。“大学之道
朱祖谋(1857-1931)编选。朱祖谋,原名孝臧,字古微,一字藿生,号讴尹,又号上强村民,即强村,浙江湖州人。光绪九年(1883)二甲一名进士,历充国史馆协修、累迁礼部侍郎。后隐居苏州。早岁工诗,四
十二卷。清帅家相(约1752年前后在世)撰。帅家相字伯子,一作伯字,奉新(今江西九江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家相乾隆二年(1737)进士,官至浔州府知府。是集又名《三十乘书楼集》,凡十二卷。其诗多有改动之
六卷。清薛天培修,陈弘谟纂。该志为薛天培任知县时所作。雍正元年(1723)刻本。全书六卷,三十九目,分为:沿革、疆域、星野、灾祥、形胜、风俗、景致、山川、物产、城池、学校、部署、古迹、牌坊、集市、里甲
四卷。清陈钟麟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钟麟,字厚甫,生平里贯不详。陈钟麟以杜诗为题,作帖体诗二百余首,用小楷分缮为四册。其第一册为“乙未春课,四月初十日书毕”;第二册为“乙未春课,四月二十五日书毕”;第三
三十二卷。附录一卷。清李天根撰。天根字大木,号云墟散人,江苏江阴人。因南明为明之残余,如同爝火,因以名书。该书成于乾隆十三年(1748)。记载南明弘光、隆武、绍武、永历、鲁监国五王史事。起于顺治元年(
四十卷。后集六卷。长短句三卷。宋秦观(1049-1100)撰。秦观,字少游,一字太虚,号淮海居士。扬州高邮(今江苏高邮)人。元丰八年(1085)进士,为临海主簿,蔡州教授。元祐初,由苏轼荐为太学博士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