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四游记

四游记

不知编者何人。小说合集,汇编明代四种神魔小说,所叙都是佛道两教神怪故事。成书时间有先后,语言风格也不统一。《东游记》一名《上洞八仙传》,又名《八仙出处东游记》,两卷五十六回。署名“兰江吴元泰”,作者生平不详。叙述铁拐李、钟离权、蓝采和、张果老、何仙姑、吕洞宾、曹国舅八仙得道故事。八仙的传说在元代即有,但人名不确定,至《东游记》才确定下来,后再无更改。它的价值是保留了许多民间传说。《南游记》又名《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》,余象斗(详见《皇明诸司廉明公案》)编,四卷十八回,叙华光救母事,是一部宣传佛教的通俗小说,其中有闹天宫、占清凉山、擒铁扇公主、大闹阴司等情节,构想奇幻,富于变化,文字较《东游记》为佳。而结局是华光终归佛道,宣扬宗教思想。《西游记传》署名“齐云杨致(一作志)和”,作者生平不详。四卷四十一回,叙唐僧西行取经故事,情节梗概与吴承恩百回本《西游记》略同。文学史家已公认这是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的一个节本,而繁简悬殊,删改拙劣,输于文采。《北游记》又名《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志传》,亦余象斗编撰,四卷二十四回,叙真武大帝得道降妖事,主题为道教宣传,而亦时杂佛说和民间传说。《四游记》是明代神魔小说较有代表性的一书,其内容芜杂浅陋,在文学史上地位不高。但取材于民间传说,以文人创作的形式稳定下来,加之颇具传奇趣味,故在民间影响不小,流传很广。该书明刊本已不见,清有嘉庆十六年(1811)刊本,道光十年(1830)刊本为复明本,题《四游全传》。1956年,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校勘排印。1985年,北方文艺出版社亦有排印本出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醉菩提

    二卷。清张大复撰。其生平见《钓鱼船》条。其事见于《西湖佳话》、小说《济颠传》、《西湖余志》等。本剧与《西湖余志》相同者较多。大意是济颠和尚俗姓李,名修元,为台州李赞善之子。一日与表兄毛太尉及李提典诣灵

  • 扬州北湖小志

    六卷。清焦循撰。焦循(1763-1820),字里堂,一字理堂,晚号理堂老人。江苏甘泉(今江都)人。嘉庆年间举人。幼承家学,中举后,即绝意仕进,专力治学,建“雕菰楼”,读书著述其中。博闻强记,识力精卓,

  • 离骚九歌释

    一卷。附李篁仙《离骚音韵》。清毕大琛(生卒年不详)撰。毕大琛,善化(今湖南长沙市辖)人。此书只注释屈原《离骚》与《九歌》,无目录,先注《离骚》,再注《九歌》。正文疏解后有十则关于《离骚》、《九歌》的论

  • 金陵通纪

    十卷,续通纪四卷。清陈作霖撰。陈作霖(1837-1908),字雨生,号伯雨,室名可园,世称可园先生,江宁人。先后于省府、县志局、书院、学堂、官书局、官报局、图书馆任职。此志为编年体,上述邃古,下迄晚清

  • 堵文忠公年谱

    一卷。清张夏编。张夏字绍秋,明清之际无锡人,曾主讲东林书院,著有《洛闽源流录》等。谱主堵允锡(1601-1649),字锡君,又字仲缄,江苏无锡人。崇祯进士。曾任长沙知府,南明隆武时授湖北巡抚,与农民起

  • 晋斋诗存

    二卷。清升寅(?-1834)撰。升寅字宾旭,姓马佳,满族镶黄旗人。初以拔贡考授礼部七品。嘉庆五年中举,曾任员外郎、御史、盛京礼部侍郎,热河都统等职,谥勤直。是《诗存》前有道光十六年采为弼序,后有咸丰三

  • 说文新附考

    共七卷(《说文新附考》六卷,《续考》一卷)。清钮树玉撰。参见《段氏说文注订》。是书系为考辨“大徐本”新附、新补字而作。钮氏认为附者不当附,补者不当补。钱大昕叙曰:“《说文》所以仅存者,实赖徐氏昆弟刊校

  • 碧筠馆诗稿

    四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明凌立(约1553年前后在世)撰。凌立,字子仲,与双桥。钱塘(今杭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三十二年(1553)进士。历官刑部郎、建昌府知府。凌立少孤,事节母以孝闻。后母殁,哀痛过分

  • 桂洲集

    十八卷。明夏言(1482-1548)撰。夏言,字公谨,号桂州。贵溪(江西)人。正德十二年(1517)进士。著有《桂洲集》。本集所收凡赋、诗、词八卷,文十卷,共十八卷。卷首有年谱。夏言其未相时曾以词曲擅

  • 诗古韵表二十二部集说

    二卷。清夏炘撰。夏炘(1789-1871)字欣伯、号烝甫,安徽当涂人。道光五年(1825年)举人,官颍州府教授。治学兼综汉、宋,长于《诗》、《礼》。尚著《六书转注说》、《檀弓辨诬》、《学礼管释》、《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