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四书心解

四书心解

不分卷。清王吉相撰。王吉相字天如,邠州(今陕西邠县)人。吉相曾问业于李中孚,潜心于性命之学。是书大概系其家居养病时所作。自序谓“心解者何?解心也。治心而不解心,恐讲习讨论之总无当于心”。其书自抒心得,以传注解“格物”为穷至事物之理,解“诚意”为自修之首。而明德八条,皆有次第工夫。其释“格物”不取朱子之说,也不取阳明致良知之说,以为将“物”字看做物欲,格得物欲净尽,自然静极生明。此是无为之学,未免落于空寂。又认为格物物格,是安勉的界限;知行原是合一,皆在心上。其释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孟子》,以为发明《论语》之道,大旨尤淳淳于“知”之一字,认为仁为知之体,义礼为知之用,信为知之贞德,勇为知之强力,万事万物都是以一“知”字为始终。书中说理,均能融会贯通,绝不依傍他家。书前有张汧及李中孚二序。其中李中孚序认为其“洞见本原,学见其大”,可谓推许之至。该书有康熙二十二年(1683)刊本,后有道光间重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宝真斋米帖

    一卷。清徐渭仁(?-1853)刻。徐渭仁,字文台,号紫珊,晚号随轩,上海人。徐氏好古精鉴,收藏颇富,且善书,钩摹尤精。辑有《随轩金石文字》、《春晖堂丛书》以及法帖等。《宝真斋米帖》为徐渭仁摹刻米芾书迹

  • 射义新书

    二卷。明程道生撰。程道生海宁(今浙江海宁县)人。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此书上卷杂引《礼记》、《周礼》及各种子史书中言射之事,摘录故实,并无发明。下卷则专言射诀,所引只有《武编》、《纪效新书》、《武经节要》

  • 仪礼大要

    二卷。清任兆麟撰。生卒年不详。兆麟字文田,江苏震泽县(今江苏吴县)人。曾经为《夏小正》做过注,还著有《字林考逸补正》、《述记》和《竹居集》等。兆麟,少时学习举业,耻有司防检太苛,于是放弃举业,潜心实学

  • 燕京评花录

    见《品花宝鉴》。

  • 春秋辑传辨疑

    无卷数。清李集凤撰。集凤字翙升,山海卫(今河北秦皇岛市)人,曾任洛阳县丞。《畿辅通志》称集凤历三十年,凡四易稿,然后成《春秋辨疑》六十五卷;而此书未分卷帙,多达五十二巨册,大约属作者未曾编定之稿。此书

  • 循园诗钞

    八卷。清杨文锴(1863-1927)撰。杨文锴,字鬯孙,湖南宁乡人。光绪、宣统间任江苏盐大使,辛亥革命后返乡闲居,后投水自尽。杨文锴之诗内容较为单薄,很少反映现实。绘景状物之作,尚情真意切,《游洛伽山

  • 律吕分解律吕发明

    共四卷,各二卷。明孙应鳌(见《淮海易谈》)撰。是书考辨律吕,多数是主观臆断,穿凿附会之处很多。他算汉斛铭文之径,尤为错误,抵牾之处非常多。是书于《四库全书》存目。

  • 崇庆县志

    十二卷,谢汝霖等修,关芸棠纂。谢汝霖,曾知县事。关芸棠,罗元人,邑优贡。《崇庆县志》民国十五年(1926)刻本。此志条理井然,叙述简括。其纪事述清朝建立以后,上下交争之情,水深火热之状,且立言不苟,俨

  • 南北史补志

    十四卷。清汪士铎撰。汪士铎,江苏江宁县人。道光举人。除是书外有《水经注图说》、《江宁府志》等。是书卷一至卷四为天文,卷五至卷八为地理,卷九、卷十为五行,卷十一至卷十四为礼仪。据目录有刑法、职官、食货、

  • 北游漫稿

    二卷。明郑若庸撰。字号籍里见《歙蜣集》条。是辑为歙人汪良迪所辑。前有王锡爵序,称山人八十高龄时居清源数年,故集中清源之诗不一而足。是为其晚年所作。《明诗综》载郑若庸有《歙蜣集》,不及此稿。然所录诸诗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