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味经山馆诗钞

味经山馆诗钞

六卷。文钞四卷。清戴均衡(1814-1855)撰。戴均衡字存庄,号蓉洲,安徽桐城人。少嗜学,性颖悟,年二十余,即刊行《蓉洲初稿》,人称异才。后读方植之著作,慕而执弟于礼。道光二十九年(1849)举人。“自以生望溪、海峰、姬传之乡,守先正之法,传之后进,义无所让,因专肆力于古文。”(《清史稿》本传)后至京师会试,得交曾国藩、吕贤基、罗惇衍、陈庆庸等。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。戴均衡曾与同邑苏惇元重订《望溪文集》,增集外文十之四,对研究方苞有特殊贡献。著有《味经山馆遗书》六卷、《书传补商》十七卷、《书传纂疑》六卷、《公车日记》二卷。诗钞六卷。该集卷首有道光三十年(1850)作者《自题》,附方植之等人的评语八则,另有咸丰二年(1852)王祐蕃《跋》,附各家对部分诗的评语四十四则。正文收古今体诗共十百〇四首。卷一收诗二十七首。如《纪灾二首》,有“黄口命经抛掷易,红颜恩重别离难”之句,对受灾人民表示同情。卷二收诗四十七首。如《书植之先生病榻罪言后》,有“近说群公主和议,空教万马出中原”之句,揭露***战争中清廷的投降主义。卷三收诗二十三首。如《题许叔平天风海水图》,表达了国家太平的愿望。卷四收诗二十六首,如《我欲》,表现作者澄清天下的壮志。卷五收诗三十四首,如《蚕词》,有“江村采叶归来晚,饥杀春蚕知不知”等句,写农民养蚕情景,具有生活气息。卷六收诗四十七首,如《自遣》,有“故乡况复多饥殍,回首江干泪满裳”等句,表现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。据王祐蕃《跋》介绍:“先生十年所作凡四百余首,师友商订去其半。”可见选录之精。文钞四卷。卷首有方宗诚《序》、作者《自序》。全书收议论、序跋、送序、记、传状、墓志铭、墓表、哀词、杂文等共六十篇。方宗诚《序》称赞戴均衡“诗文经说卓然,有可表见于世,海内贤士大夫多称道之”。有咸丰二年(1852)王祐蕃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氏经说

    六卷。清王绍兰(详见《周人经说》)撰。本书卷一为《周礼》,卷二为《礼记》,卷三,卷四、卷五为《左传》,卷六为《公羊》、《穀梁》。其考订经义,颇多可取之处。如“共簠簋”一条,认为《毛传》据内因此簋圆簠方

  • 京口变略

    一卷。清不著撰人名氏。此书记弘光年间史可法有部将四人,为刘肇基、陈可立、张应梦、於永绶。其中於永绶最为桀黠,统骑兵百余,舟二百,令暂住京口。而於永绶与浙抚所调都司黄之奎部不合,渐成水火,发生冲突。於永

  • 易象援古

    无卷数。清申尔宣撰。申尔宣字伯言,河南人。此书是申尔宣本着他父亲申舒坦之意而撰成。其之所以叫“援古”,是因为想要“援古事以证易理”。大旨认为,程《传》引古释经的有六十余条,朱子《本义》引古释经的也有四

  • 日讲书经解义

    十三卷。清圣祖康熙御定,大学士库勒纳(详见《日讲易经解义》)等奉敕撰。此书原为库勒纳等侍讲《尚书》之讲义,康熙十九年(1680)奉诏以旧稿编次而成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称此书“大旨在敷陈政典,以昭驭宰之纲

  • 周易杂卦证解

    四卷。清末周善培撰。周善培,浙江诸暨人。其余不详。此书为研究《周易》互卦的专门之作。作者认为《系辞传》中有“杂物撰德,辨是与非,则非其中爻不备”之说,这里的“杂物”即是互卦。还认为不说互卦而说是杂卦,

  •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

    一百三十八种,二千八百九十一卷。清高宗敕辑。清乾隆三十八年(1773),清高宗弘历敕编此书,命金简(详见《武英殿聚珍版程式》)掌其事。武英殿为清宫殿名,凡官修各书均在此校刊装潢,“聚珍”二字则为高宗赐

  • 仪礼图

    ① 十七卷。《仪礼旁通图》一卷。宋杨复撰。杨复(生卒年不详),字志仁,茂才,号信斋,福建福州人。受业于朱熹,颇有才智,考索最精,真德秀督闽,为其修建贵德堂,以供其著述讲学。除著有《仪礼图》、《仪礼旁通

  • 自误斋诗集

    二卷。明黄应征(约1627年前后在世)撰。黄应征,字君求,江苏江都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天启中诸生,不第以卒。其子搜其遗诗为此集。前有冒愈昌序,称:“取数未多,为体差备。浸假中年亡恙,而晚不苦于无年,所纂结

  • 公羊穀梁春秋合编附注疏纂

    十二卷。明朱泰贞(详见《礼记意评》)撰。泰贞通《礼》经及《春秋》。该书前附范宁《春秋穀梁传集解序》及何休《春秋公羊传解诂序》。作者认为《公羊》《穀梁》二传对孔子《春秋》的微言大义各有所阐发,如果能彼此

  • 居常饮馔录

    一卷。清曹寅(1658-1712)撰。曹寅,字子清,号荔轩,又号楝亭,原籍丰润(今河北丰润县)。先世为汉族,自其祖父起为满洲贵族包衣(奴仆),隶属于正白旗,一说为镶蓝旗汉军。康熙年间,官至通政使、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