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古今南华内篇讲录

古今南华内篇讲录

十卷。题林屋洞藏书,不署撰者名氏,也不著时代。此书卷一,题为《南华旨要》,是言注《庄子》的大概旨意。于其第五节说:洞庭今日首提虚用,其言何证,亦惟得宗印于云庄先师。卷二以《庄子·寓言》一篇升冠于诸篇之首,前有小序,称洞庭山缥缈峰林屋洞天梦蝶易师从蕙溪老农学易于天都峰,尝会门人弟子,详说“南华反约旨要”,弟子三林辈因此记录师语,著为成书。而《南华旨要》中又有庄子至今二千年之语,学者以历法推算,认为此书是明末清初人所为。卷三为《逍遥游》,卷四为《齐物论》、卷五为《养生主》、卷六为《人间世》、卷七为《德充符》、卷八为《大宗师》、卷九为《应帝王》、卷十为《天下》。此书以《寓言》为前序,以《天下》为后序,使内七篇次序先后不同。其说以郭象注为今本,以向秀注为古本。唐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常引向秀注,而南宋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已称亡佚,宋以来各家书目都不著录,不知此书作者何以见到向秀注本。而且古人也没有一书两序的,有序的都放在书末,如《吕氏春秋》,其序在十二记末。《史记》自序、《汉书》序传、扬雄《太玄》、《法言》、王符《潜夫论》、袁康《越绝书》以至刘勰的《文心雕龙》等书序,也都在书末。此书以前序后序指为古本,是用后世之例推测三代,可知是依托无疑。据《唐书·艺文志》所载,唐天宝元年尊《庄子》为《南华真经》。而此书作者却说“加之南华之名,吾兹未之闻焉。意者郭子(郭象)欤?向子(向秀)欤?其在后之人欤?吾无闻焉”。据此可知,其书纰缪甚多,不足为据。所以其书流传不广,影响不深。今少有传本。清《四库提要》据浙江巡抚采进本,著录于道家类存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通玄真经

    见《文子》。

  • 三湘丛事录

    一卷。明蒙正发撰。蒙正发字圣功,崇阳人(今湖北崇阳县人),生卒年月未详。明末仕至给事中,与王夫之交厚。隆武乙酉(1645年)蒙正发于蒙阳起兵抗清,后至湖南,依督师何腾蛟,巡抚章旷题为参军,决策机务。抗

  • 四书衷是

    不分卷。清孙绳武撰。孙绳武,字文辅,善化(今湖南长沙县)人。是编大旨以圣贤之言精微广大,非朱子为之集注,后人无由窥测。因而全部以朱子为宗。又以仅守一说为寡当,故参以《朱子语类》、《朱子或问》、《四书大

  • 七经读法

    不分卷。清孙乔年(详见《古文尚书证疑》)撰。本书有其子孙仝严附记,称乔年在七经方面均有著述,既释诂又论文,讲明义理,博引群儒,总计数百万字,本书只是其七经卷首读法源流纲领,全书尚待付印。书中《读周易》

  • 阿育王息怀目因缘经

    一卷。符秦天竺三藏昙摩难提译。昙摩难提,梁慧皎《高僧传》称法喜,兜佉罗人。“少而观方,遍历诸国”。符秦建元中来到长安,译出一二阿含经等一百零六卷。《阿育王息怀目因缘经》是昙摩难提奉姚旻之请,于建初六年

  • 苏文奇赏

    五十卷。明陈仁锡(1581-1636)编。陈仁锡,字明乡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其生平详见《系辞》(辞目)。此编共五十卷。系由《东坡七集》中分体选录而成。并以时文之法加以批点。至于志林之属,亦皆摘录之

  • 剿闯通俗小说

    十回。题“西吴懒道人口授”,作者真实姓名不详,书成于明末。长篇小说,主要叙述明末李自成(闯王)起义事。开头略述明代万历间魏忠贤祸国事,引为明朝衰败根由。主要部分叙李自成起兵、攻陷北京、崇祯自缢而死、吴

  • 陂门集

    一卷。明冯惟健撰。冯惟健字汝强,一字治泉,号陂门山人,山东临朐人,生卒年未详。嘉靖七年(1528)举人。冯氏为青州名族,王渔洋《古夫子亭杂录》载青州冠盖最盛。冯惟健少年既有父名,后屡试春官不第,遂不屑

  • 月令明义

    四卷。明黄道周(1585-1646)撰。道周字幼玄,螭若、细遵,号石斋,又螭,福建漳浦人。天启进士,由庶吉士授编修,即以终养归。崇祯初年官为右中台,因上疏救钱龙锡而降调。又上疏语刺大学士周延儒、温体仁

  • 韵会玉篇

    二卷。朝鲜崔世珍撰。崔氏生平见“四声通解”。是编部类依《玉篇》,文字排列依《韵会》。大意谓宋朝黄公绍始祛诸韵讹舛之袭,乃作《韵会》一书,循三十六字之母,为入字之次,又类异韵同声之字归之一音不更加切,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