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古今刀剑录

古今刀剑录

一卷。南朝齐梁时期陶宏景(465-536)撰。陶宏景,又作陶弘景,字通明,自号华阳隐居,晚号华阳真逸,又号华阳真人,谥真白先生,丹阳秣陵(今江苏南京市)人。陶弘景幼年读书万余卷,受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影响颇深,思想上也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。善琴棋,工草隶,行书尤妙。未弱冠,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,先后拜为奉朝请、左卫殿中将军。永明十年,上表辞职,隐居于句容(今江苏句容县)句曲山(今茅山)中。入梁,梁武帝礼聘不出,但朝廷每有吉凶征讨大事辄就咨询,时人称为“山中宰相”,八十五岁无病而卒。陶弘景性好著述,除《古今刀剑录》外,还编著有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本草经集注》、《真诰》、《真灵位业图》、《陶氏效验方》、《补阙肘后百一方》、《药总诀》等。《古今刀剑录》为记载梁代以前历朝帝王、将领刀剑之书。是书所记帝王刀剑,从夏启至梁武帝,凡四十事。诸国刀剑,从刘渊至赫连勃勃,凡十八事。均简略记述帝王、诸国刀剑所造时间、名字、尺寸、铸刻的文字,有的还记述了该剑所用铁的产地及后来藏于何处。吴将刀,周瑜以下凡十事。魏将刀,钟会以下凡六事。简略记述了该刀剑的来历,命名的原因以及后来的去向。然而是书也存在着不符合史实之处:蜀将关羽、张飞、诸葛亮、黄忠,不应附入吴将中,疑传写时误佚标题“蜀将刀”三字。又董卓、袁绍不应附入魏将中,也不应列在邓艾、郭淮之间,均属颠倒错乱。疑其书已为后人所窜乱。现存《汉魏丛书》本、《百川学海》本、《群芳清玩》本、《龙威秘书》本、《说郛》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柳待制文集

    二十卷,《附录》一卷。元柳贯(1270-1342)撰。柳贯,字道传。浦江(今属浙江)人。累官至翰林待制、兼国史院编修官。世称柳待制。其文章原本经术,精湛闳肆,与黄溍齐名。早年著而不存其稿,年四十始集为

  • 古穰杂录

    一名《莘野纂闻》,三卷。明李贤(详见《天顺日录》条)撰。此编乃是李贤所著笔记,间亦有议论,尤以述时事者为多。其中多有不满三杨(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)之语。其谓李时勉自仁宗谴怒之后,不复直言;自王振诬抅以

  • 溟池集

    十六卷。明张文柱(约1603年前后在世)撰。张文柱字仲立,江苏昆山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十六年(1588年)举人。官临清县知县。著有《溟池集》。此集共十六卷,前七卷为诗、赋,后九卷为杂文。每篇之下,均标明

  • 阜阳县志

    二十四卷,首一卷。清刘虎文、周天爵修,李复庆等纂。刘虎文,武清(今天津市武清县)人,举人,前石埭知县,后知阜阳县事。周天爵,山东东阿人,进士,官至漕运总督。李复庆,四川蓬溪人,拔贡,前旌德知县,道光五

  • 隰西草堂集

    十二卷。明万寿祺(1603-1652)撰。万寿祺,字年少,一字介若、内景。江苏徐州人。崇祯三年(1630)举人。明亡后隐居浦西。他身著僧衣,自名慧寿,号明志道人,或曰寿道人,而饮酒食肉如故。与阎尔梅合

  • 万国通史

    前编十卷。续编十卷。前编十卷,英国人李思伦(J Lambert Rees)译,上海蔡尔康、芝绂甫笔述。李思伦,居住中国的传教士,详情未知。卷首有光绪十六年(1900)正月李思伦自序一篇。前编为世界古代

  • 公余笔记

    二卷。清张文炳(详见《易象数钩深图》)撰。此书是文炳官浙江安吉州州判时,奉敕撰著。全书共八十一篇,每篇独立篇名,全系讲学之文,并杂以佛学、丹经之语。

  • 妇人大全良方

    二十四卷。宋陈自明(1190-1270)撰。陈自明,字良甫(或作良父),临川(今江西抚州)人,曾为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授。陈氏三代业医,陈自明尤胜于其父祖辈,擅长妇产科与外科。陈自明虽出身世医之家,却

  • 割圆连比例图解

    三卷。清董祐诚(1791-1823)撰。董祐诚字方立,江苏阳湖(今常州)人。少时工为数理舆地之学,嘉庆二十三年(1818)举人,次年于京诚友人朱鸿处觅得张豸冠抄本“杜氏九术”(实为三术,后六术明安图所

  • 论孟考典

    不分卷。清方楘如(详见《集虚斋四书口义》)编纂。方楘如的《四书口义》重在说理,是书则重在数典。征引虽博而无案断。书虽不相涉,而义可相发。如“百姓足,君孰与不足”引《国语》:“单穆公曰:‘民失其资,能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