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半农春秋说

半农春秋说

十二卷。清惠士奇(详见《半农易说》)撰。惠士奇之父惠周惕,擅长说经,力追汉儒之学。惠士奇承其家学,青出于蓝,尤精于三礼。此书以礼为纲,以《春秋》之事为目,分类排比,并节取三传附之于下,亦闻以《史记》诸书佐之。其史实多据《左传》,论断则多采《公》、《穀》。各条之后往往附辨诸儒之说,而每类之后又有总论以阐发自己的观点。其书体例大致出于宋张大亨《春秋立礼例宗》、沈棐《春秋比事》,但只分卷帙,不设子目,亦无凡例,殊难观看检索,不知张沈二家之书。然其引据考证则比二家典核。其论说旨在阐发《春秋》之义,但大抵不出旧说窠臼,《四库提要》誉之持平,实则平庸。其间亦有发前人之未发者,如其云:“《春秋》之例,凡列国臣子弑其君则直书弑,非其臣及其子亦非其国则书戕。鲁四君弑,一君戕,皆不书于册。……人皆知《春秋》尊宗周,莫知《春秋》尊宗国,《春秋》以鲁为列国之宗而尊之,故《孟子》曰:‘《春秋》天子之事也。’董仲舒亦谓“春秋”有王鲁之文。……是以孔子独尊之,以为至尊无弑道,故不书弑而书薨,不地,亦不葬,至尊之体当然。”但以今观之,则亦属臆度之词,至于其书于灾异之类,反复辨诘,务申董仲舒《春秋》阴阳、刘向、刘歆《洪范》五行之说,《四库提要》己讥其过信汉儒、物而不化。现存乾隆十四吴氏璜川书屋刻本、阮刻《经解》本、《经学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静修先生文集

    二十二卷。元刘因(1249-1293)撰。因字梦吉,号静修。保定谷城(今属河北)人。习程朱理学。曾入仕,后辞官以著述为业。此集又称《静修集》,集内诗十四卷,乐府一卷,文七卷。有元至顺元年庚午(1330

  •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

    五卷。章冲撰。章冲,字茂深,湖州吴兴(今属浙江省)人,祖籍建州浦城(今属福建省)。章祐曾孙,叶梦得之婿。官朝散大夫,孝宗淳熙(1174-1189年)中尝知台州。叶梦得精于《春秋》之学,章冲亦究心于《左

  • 春王正月考

    二卷。张以宁(1301-1370)撰。张以宁字志道,古田(今属福建)人,元末著名经学家。泰定年间进士,官至翰林侍读学士。以博学强记擅名于时,人呼“小张学士”。明灭元,复授侍读学士。史称元故官来京者,危

  • 无甚高论

    七卷。明赵鸿赐(生卒年不详)撰。赵鸿赐,字承元,桐城(今安徽桐城)人。明嘉靖中副都御史赵钱之子。此书共七卷,杂引佛经及释子语录,而以圣贤之经传互相辨证,大旨以援墨入儒为主。

  • 弈史

    一卷。明王稚登(生平见《吴郡丹青志》)撰。此书历述古来弈品,叙述很简洁。书末附辨论一则,驳诸书附会神奇之说,也颇中于理,此书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收入存目。

  •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

    六十卷。宋章定(生卒年不详)撰。章定建安(今福建省建瓯)人,生平事迹亦不可考。唯此书二十六卷中载其曾祖元振为建炎中进士,官广东提举常平。此书作于嘉定己已(1209)。书的体例,以姓氏分韵排纂。各序源流

  • 周易卦象

    六卷。清张丙嚞撰。张丙嚞字龙西,莱阳人。曾官清苑知县。作者认为治易必须先明象数,以象数求义理,才为治易正途。朱子《周易本义》详于理而略于象,使人感到立论缺乏依据,故著此书,每卦下先列《本义》原文,后列

  • 先泽残存

    八种,九卷;续编八种,八卷。民国王元增辑。王元增,江苏嘉定人。是书汇集己刊印流传之其先人遗著而成,分正续两编。正编收清王鸣盛二种、王汝翼一种、王之翰二种、王嗣祥、王文思、王其康各一种。续编收清王焜一种

  • 石溪读周官

    六卷。清官献瑶撰。献瑶福建安溪县(今属福建)人,乾隆己未(1739)进士,官至广西、陕甘学政。书凡六卷,卷首有苏廷玉道光乙巳(1845)序及官氏自序,天、地、春、夏、秋五官及《考工记》各为一卷,叙官与

  • 卦气续考

    一卷,清俞樾撰。作者著有“卦气直日考”,对汉人卦气直日说进行考辩。但没能对旧说进行匡正,亦没有推衍六十四卦之义蕴,故又作此书进行补充。作者认为出于《易纬·乾元序制记》中的“卦气起中孚”说为后人伪作,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