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镜
四卷。明蒋仪(生卒年不详)撰。蒋仪生平事迹不详,仅知其为嘉兴(今属浙江)人,正德九年(1515)进士。书中前后无序跋,仅在凡例中蒋氏自称“医镜之镌,骈车海内。今梓药性,仍以镜名。”书中主论药性,分为温、热、平、寒四类,各类均概括其主治,后附拾遗、疏原、滋生三赋。词义浅显,便于记诵。
四卷。明蒋仪(生卒年不详)撰。蒋仪生平事迹不详,仅知其为嘉兴(今属浙江)人,正德九年(1515)进士。书中前后无序跋,仅在凡例中蒋氏自称“医镜之镌,骈车海内。今梓药性,仍以镜名。”书中主论药性,分为温、热、平、寒四类,各类均概括其主治,后附拾遗、疏原、滋生三赋。词义浅显,便于记诵。
一卷。清廖冀亨(生卒年不详)撰。冀亨字瀛海,福建永定人,康熙举人,官至江苏吴县知县。该书记其所亲历之事。文笔朴拙。书成于康熙年间,而于咸丰二年(1852年)刊行。
十二卷。清张湄(约1748年前后在世)撰。张湄字鹭洲,号南漪,又号柳渔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雍正十一年(1733)进士,官至兵科给事中,颇具风节。张湄工诗,与厉鹗、金志章等唱和。该书《
六卷。清方坰撰。坰字子春,平湖(今浙江嘉兴)人,嘉庆举人,官至武义训导。其一生研求理学,以程朱为本,著有《生斋文集》。此《生斋读易日识》凡六卷,内容仅及《无妄》,盖未竟之作。其说易皆以易辞证反身克己之
十卷。明冯武(1627-?)撰。冯武号简缘。常熟(今江苏常熟)人。清代书法名家冯班之从子。康熙四十六年(1707)八十一岁,馆于苏州缪日芑家,为其述此书。此书专论正楷之法,书前有冯武自序,次为凡例八条
三卷。清代于准撰。于准字莱公,永宁(今属山西)人,官至贵州巡抚。此书根据清代于成龙(作者之父)《杂钞》手稿与蔡方炳所撰的格言集《愤助编》增改而成。此书共摘录历代诸儒家计一百三十人的修身处事格言,不分门
四卷。清徐梅撰。徐梅字咏华,号有离子。浙江嘉善人。此书首卷列彖本、上传注、下传注。其所释文字怪诞不能解。如“乾元会兑,坤会震雷”等语,为过去说易者所不见。第二卷有天星选择、天德、月德、贵神、水运、地运
十卷。清刘康辑。刘康字子寿,号黉麓山樵。其子刘鹤字雪樵编次。所收从唐至清三十余家。第一卷为唐玄宗与宋蔡襄。第二卷为元赵孟頫、赵雍、耶律楚材。第三卷为明李东阳、王稚登。第四卷为明董其昌。第五卷为董其昌、
六十卷。雍正九年(1731)世宗宪皇帝(即雍正皇帝)(1723-1735)编,乾隆六年(1741),乾隆皇帝亲自为此书写了序文刊布。此书分为三十二类,共有一千九百条则。从篇帙上看,为清朝各皇帝圣训之首
十九卷。宋熊禾撰。禾别有《勿轩集》,入四库别集类。是书首题《朱子章句集注》,建安后学熊禾标题。凡《大学》一卷,《中庸》缺,存《或问》一卷,《论语》十卷,《孟子》七卷。全书刻朱注,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后有
十六卷首一卷,清吴章祁修,顾士英等纂。蓬溪县志,明以前无闻。清康熙间创于县令沈之彪,而散佚于吴三桂之战乱,越四十年而县令徐缵功重辑之。又七十余年,时乾隆五十一年(1786),郡守张松孙倡修潼属八邑志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