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北宋二体石经礼记檀弓残石

北宋二体石经礼记檀弓残石

一册(吉石盦影印本)。罗振玉影印。书共十页,前影印原刻拓本,后有宣统丁巳中秋罗氏跋。原刻存《礼记·檀弓》残字一百九十八行,除去漫漶不可辨的,还有一百三十余行。与他以前将《周礼》、《孝经》合印在一起,仅存六十行的《檀弓》残字相比较,多出两倍,与山阳丁晏所藏《礼记》二百一十二纸相比,则相差很远。但丁氏所藏虽多,原刻二体,未经摹刻,此书所存虽少,但从原拓影印,则庐山真面目具存,又胜过丁氏所记。按,北宋石经为古今七种石经之一。自来考石经者,多详于熹平、正始、开成、广政诸石经,而略于北宋石经。今考其所刻经数,据《玉海》记载,“仁宗命国子监取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孝经》,为篆隶二体,刻石两楹。”又翟灏《四书考异》引李师《圣记》云:“汴梁旧有六经: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石本残缺漫剥,参政也先帖木儿,慨然以为己任,不数月复还旧观。《孟子》七篇犹阙,然欲增置,而期会拘迫,有司请为后图。”又周密《癸辛杂识》云:“汴学即昔时太学旧址。九经石板,堆积如山。合诸文观之,是其所刻为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孟子》,凡九经也。”又考其所书字体,据《玉海》,所言,为篆、隶二体。据周密《癸辛杂识》所言,则是一行篆字,一行真字。可见《玉海》所说的“隶”,即隶楷之隶,亦即周密所说的“真字”,原刻为篆、真两体。又考其刻石年月,据《玉海》云:“至和元年八月十六日己酉,以皇侄右屯卫大将军克继,书国子监石经。”又云“嘉祐三年五月十五日,王洙荐大理丞杨南仲,石经有劳,赐出身。六年二月五日,国子监言,草泽章友直,篆石经毕,诏补试将作监主簿,友直不愿仕,赐以银币。”可见其所刻,从至和元年起,至嘉祐六年完毕。又考其书写石经的人,据朱翌《猗觉寮杂记》云:“本朝石经,胡恢所书。”又杭世骏《石经考异》引钱唐王延年尝考开封石经云:“《宋史》,仁宋命秦王曾孙克继,与朝臣分隶石经。丹阳谢飶善隶,会国子监立石经,召为直讲。”又据《宣和书谱》载,“闽人章友直,工玉著篆法,与杨南仲篆石,刻于国子监。”可见此石经为赵克继、胡恢、谢飶、章友直、杨南仲所书写。经为九经,字具两体,时历八年。所写之字出于名家,皆可考证。但其所刻之经却不知出于何本。可惜丁氏对于他所藏的三百九十余纸,只记存字同异,未录原文,无由详考。现仅从此百数十行影印本中,知道了经数、字体及其刻经年月、写经姓名,此外还从罗氏跋中,知道其碑石,每石六列,每列三十三行,每行十字。仅此而已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湖扇

    清丁耀亢(详见《表忠记》)撰。此剧演武林中人顾史与女子宋湘仙姻缘始末之事,宋湘仙游湖将扇丢失,顾史得此扇,与所眷***宋娟娟共和诗。适值后金南侵,宋湘仙、宋娟娟皆被金兵掳走,宋湘仙旋出家为尼,宋娟娟配正

  • 书斋夜话

    四卷。宋末元初俞琬(约1253-约1314)撰。生平事迹详见《周易集说》。俞琬精通易学及道家学说,著有《读易举要》、《月下偶谈》、《周易参同契发挥》、《易外别传》、《席上腐谈》、《阴符经注》、《元学正

  • 王氏杂纪

    十四卷。明王兆云(约1601年前后在世)撰。王兆云,字元桢,麻城人。生卒年、生平均不详。著有《词林人物考》十二卷等多部书。《王氏杂记》这部书包括湖海搜奇二卷,挥麈新谈二卷,白醉琐言二卷,说圃识余二卷,

  • 松邻文集

    四卷。清吴昌绶(1810-1867)撰。吴昌绶字伯宛,号印丞。浙江杭县人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举人。吴昌绶博雅工诗古文词,长于考证经史、金石、目录、版本之学,著有《龚定庵年谱》、《吴郡通典》,又刊

  • 空山易解

    四卷。清牛运震撰。牛运震字阶平,号真谷,滋阳人。雍正十一年(1733)进士,官任平番县知县。其学博涉群书,对于金石考据的功夫最深。对经义也颇有研究。该编努力将汉、晋、唐、宋易学通而为一。但大旨主理不主

  • 易理阐真

    六卷。清刘一明撰。此书著于《三易注略》之后,凡六卷。前四卷为周易阐真,后二卷为孔易阐真。卷首列图说一卷,凡四十余篇,前半皆推演河图洛书、先天后天之说,借易学以明丹家养生之术;后半则全系丹家之说。其注释

  • 云淙琴趣

    三卷。邵章(1874-1953)撰。邵章字伯絅,号倬庵,浙江杭县(今属浙江余杭)人。光绪进士。历任翰林院编修,杭州府中学堂、浙江两级师范学堂、湖北法政学堂及东三省法政学堂监督,法律谘议官,奉天提学使,

  • 论语孟子考异

    二卷。旧本题宋王应麟撰,实乃后人伪作。王氏著作传世者较多,该书于诸家史志均不著录,且内容上抄袭《困学纪闻》,显系伪书。

  • 乐山县志

    十六卷首一卷,清龚传黻纂修。龚传黻,曾任乐山县知县。龚氏以名进士由铨曹改官斯土。甫下车,修废举坠,舆论翕然,然其常以县无志为憾。后不久,大府修省志檄各属皆以志往。龚氏遂于公余手纂一编,勤谘博访,不数月

  • 尚书源流考

    一卷。刘师培(1884-1920年)撰。刘师培字申叔,号左庵,后曾改名光汉,江苏仪征人。刘师培为近代经学家,曾在北京大学任教。主要著作有《毛诗札记》、《周礼古注集疏》、《春秋左氏传古例诠微》等,近人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