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利川县志

利川县志

①十卷,首一卷,清何蕙馨修,吴江纂。何蕙馨,字仲香,河南息县人,增贡,官利川知县。吴江,字枫桥,本县人,贡生。按利川,向属土司,明以来,先属菱州,后属施州卫,乾隆元年(1736)改利川县,以忠孝、忠路、沙溪三司隶之。县志同治以前未有成书。何蕙馨知县事,思创修邑志,集绅耆商榷,称昔年修郡志时,吴江曾主其事,征文考献体例悉谙,延吴江纂修,于同治四年(1865)成书。《利川县志》同治四年刻本。此志所列大纲,一遵道光府志。利川自改土归流,始为内地,历代沿革考证维艰,府志统纪六属,载利川事甚略,疆域志依据省郡二志,参以《明史》及《明一统志》,详稽忠孝、忠路、沙溪三司废置时代,分别注明。利川越在边鄙,前代分隶土司,文武职秩不能详悉。改县以后置县令,立学官,增营弁,有档案可稽。文章政事卓然可述者不乏其人,官师志中,凡府志已载皆备录,自道光以后增二十余人,其政绩可纪者则小传附。艺文一门,府志所采寥寥无几,此志搜罗较广,凡诗文有关政治风土者,不论其人存没皆采录,此志乘中创例。此志虽属创修,其立纲分目以府志为依据,可称大体具备。② 十四卷,首一卷。清黄世崇纂修。黄世崇(参见光绪辛丑《归州志》),官利川知县。利川改县后,历一百三十余年。至同治四年(1865),县令何蕙馨创修县志,仓促成编,故体例未完善。黄世崇于光绪二十年(1894)补修,成志。《利川县志》光绪二十年钟灵书院刻本,全书十四卷首一卷。分为:卷一沿革表,卷二疆域表,卷三职官表,卷四选举表,卷五人物表,卷六列女表,卷七户役志,卷八学校志,卷九祠祀志,卷十武备志,卷十一营缮志,卷十二山水志,卷十三艺文志,卷十四列传。黄世崇深于史学,曾与修《湖南通志》,纂修《兴山县志》、《黄陂山水志》、《汉川山川志》。编辑此志,不循方志常例,仿史书分表、志、传三体。考邑境,后周为盐水县,隋为庸州,唐为清江县,宋为清江县都亭乡,援古证今确有所据。此志沿革较前志详审。县中疆域之广,数倍于古侯国,为是楚蜀通衢,古昔用兵必经之地,前志考核未详,此志特以表列出,附舆图。利川置郡州县始于后周,职官前志录自乾隆元年(1736)起,于义未合,此志职官表特为补辑。户役、学校、祠祭、武备、营缮诸志,分纲一遵会典,其中田赋、物产、善堂、书院、私祀、沿祀等类,编纂次第,仍依方志体例。山水志中,山之脉络,水之源流,前志采录未及分明,此仿《水经注》例,逐条详注,首尾始能连贯。艺文志金石类,采录以备掌故,其文不雅驯者,只存名目,不录全文。列传较前志为详,其事迹分注人物表、列女表者,不入列传。此志搜罗宏富,采择详明,由黄世崇一手辑成,可称方志之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有兰书屋存稿

    四卷。清石球(约1766年前后在世)撰。石球字鸣虞,嘉定(今上海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石球工诗,其近体诗颇有风致,而骨格未坚。徐树绅序称球自评生平踪迹,少所涉历,无瑰伟奇特之观,故亦罕沈博绝丽之作。该书

  • 实藏论

    一卷。姚秦释僧肇撰。僧肇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注》条。《实藏论》目录,最早见载于日本国珍月录,唐初以前诸家目录均没有记载。入藏始于明代,全书不过万言。分三品,即:空有品第一,述众生由真起妄之原因,

  • 审斋词

    一卷。宋王千秋撰。王千秋字锡老,号审斋,山东东平(今属山东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曾收载《审斋词》一卷,但未详其始末。据本书有《寿韩南涧生日》及《席上赠梁次张》二词,南涧名元吉,隆兴间为

  • 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

    一百卷。清宝鋆等奉敕编纂。此书时间起自同治元年,终于同治十三年。目的、方法、体例皆同于两朝筹办夷务始末。内容上凡“历年恭奉上谕廷寄,以及京外臣工之折奏,各国往来之照会,书函等件均予收入。”其中多诸家文

  • 吉凶服名用篇

    九卷。清孔广林撰。孔氏生平不详,著有《仪礼臆测》、《周官臆测》等。《吉凶服名用篇》系考据周代服制,兼论及秦汉以后服制的演变。孔广林认为:秦汉后服制与古有异,因之周朝的六服,汉儒已不能了解。故反复核对古

  • 鲁礼祫禘义

    ①一卷。清黄奭辑。此本春秋庄公以其三十二年节,前半剪截太甚,春秋二字当衍;儒家之说节,与袁钧所辑《鲁礼禘祫义》同;有其尸后稷庙中至绎祭则同一日,视袁本为备;误以《魏书·礼志》引《郑志》昭公十一年至祫于

  • 雪航肤见

    十卷,明赵弼撰。赵弼,字辅之,南平(今属福建省)人,雪航是他的号。该书成于正统、景泰年间,杂论史事上自羲农,下及有宋,论多迂阔,亦颇偏驳。此书有马裕家藏本。

  • 道统录

    二卷,《附录》一卷,清张伯行(1652-1725)撰。张伯行,字孝先,号敬斋,仪封(今河南兰考)人。康熙二十四年(1685)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。其学以辟陆王、尊程朱为基本宗旨,是继陆陇其之后维护朱熹理

  • 复社姓氏补录

    一卷。清吴铭道(生卒年不详)撰。铭道字复古,贵池人,吴应箕之孙。该书即补应箕所著《复社姓氏》一书。铭道取朱彝尊与吴有关复社姓氏之著,互相勘校、订讹,并以彝尊论复社之语,作成此补录。现有《启祯剥复录》本

  • 长白山记

    一卷。清刘建封撰。长白山,高约三十里,范围约二百四十里,土少沙多,海浮石居其半,树木不生,四季积雪,四时望之长白,故名长白山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,刘建封与郡守李延玉等,受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之托,勘